“傳統意義的城鎮化道路已經走到盡頭,這點在云南更為突出”, 云南經濟研究院院長、省發改委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段鋼20日在昆明舉辦的長江商學院夏季論壇上如是表示。
段鋼指出,按照傳統的城鎮化道路——城市、工業園區擴張“攤大餅”的方式——完成城鎮化幾乎是不可能的,實踐也證明這完全是一條死路。云南全省的平壩區(1平方公里以上的平地)面積只占6%,這意味著如果按照“攤大餅”的方式實現城鎮化,不到20年云南就沒有地了。
然而,云南城鎮化任務十分緊迫。據了解,目前云南城鎮化率為35.9%,這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0余個百分點,在“十二五”規劃中,云南計劃城鎮化率每年增加2個百分點,即使這一規劃能順利實現,到“十二五”末期,云南仍將比全國水平差6個百分點。
“云南需要根據自身特點探索一條新的城鎮化路徑”,段鋼表示,可以將這一路徑概括為“山地城鎮化”或“工業上山”,對此云南省政府已經決策批準。
實施這一城鎮化道路的關鍵在于轉變土地利用方式。此前多數城鎮在平壩區“攤大餅”式擴張,云南全省平壩區土地已有30%被工業建設占用,平壩區優質耕地減少勢頭迅猛,雖然實現了占補平衡,但“占優補劣”、“占壩補山”突出,未來隨著建設用地需求進一步激增,保護耕地的壓力巨大。
為此,段鋼表示,云南必須堅守住8度以下的平壩區耕地,在這些地區避免城鎮“攤大餅”式擴張,留下優質耕地,而25度以上的山區應當退耕還林,作為生態屏障。
“重點發展工業化、城鎮化的土地是8—25度的低丘緩坡”,段鋼指出,云南這部分土地面積并不少,大概占37%。
目前云南省已探索建立了十余個山地城鎮,如昆明市宜良工業園就建在低丘緩坡地區,在段鋼看來,這種“工業上山”的新型土地利用方式,發展成熟后可能會帶動產業鏈分布及發展方式的深層轉變,而這正是一個城鎮化發展“比較良性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