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07-19 15:38:47
來源:中國信息報 作者:郝小瑤
北京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
□ 郝小瑤 /文 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5歲以上人口為170.89萬人,占常住人口的8.7%。10年間,65歲及以上的人口增加了56.6萬人,年均增長率為4.1%,增幅高于同期常住人口年均增長率0.35個百分點。北京人口老齡化正在加速推進。分析研究老年人口的特征和發展趨勢,應對和解決好由于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對于促進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北京人口老齡化增速較快,高齡化趨勢進一步加劇 根據聯合國劃分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標準,早在1990年,北京就已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是人口老齡化進程最早、最快的地區之一。10年間,北京在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的過程中,呈現出以下特征。 一是中、高齡老年人口增速較快,高齡化趨勢明顯?!傲铡睌祿@示,201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年齡結構中,中齡老人(70-79歲)占全部老年人口的36.19%,比2000年增加了5.97個百分點;高齡老人(80歲以上)占全部老年人口的12.28%,比2000年增加了4.47個百分點,年均增長率為8.56%,快于同期老年人口3.76%的年均增長率。 二是農村老齡化率和老年撫養比高于城鎮?!傲铡睌祿@示,農村老齡化率和老年撫養比2分別為9.71%和11.96%,分別高于城鎮1.16個百分點和1.65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人口向城鎮遷移和流動,如此以來,大量農村家庭的養老功能將日益弱化,農村老年人口的社會保障等問題更應引起重視。 三是城市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是離退休金和養老金,農村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是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傲铡睌祿@示,城市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是離退休金和養老金,占82.74%;11.81%的老年人的主要生活來源是家庭其他成員供養;2.75%和1.56%的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分別是勞動收入和最低生活保障金。 與城市相比,農村老年人口對家庭的依賴性較強,主要生活來源是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占52.74%;17.03%的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是勞動收入;14.87%和13.22%的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分別是離退休金、養老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 四是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有所提高,城鄉差異明顯。與“五普”數據相比,北京老年人口中的文盲率大幅下降,從2000年的25.67%下降到2010年的11.07%。受過大專及以上的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有所上升,從2000年的13.65%上升2010年18.80%。城鎮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高于農村,受過大學專科及以上教育的老年人口98.95%分布在城市。 五是老年人口婚姻狀況穩定,健康狀況較好。與“五普”數據相比,老年人口婚姻狀況比較穩定,有配偶的比例略有提高,為76.42%。喪偶比例從2000年的23.42%下降到21.66%。男性老年人口有配偶的比例為53.29%,高于女性6.58個百分點;女性老年人喪偶的比例為74.10%,高于男性48.2個百分點,這與女性平均預期壽命高于男性有較大關系。 “六普”數據顯示,82.75%的老年人口身體狀況為健康或基本健康,只有4.43%的老年人口生活不能自理。城鎮老年人口身體狀況要好于農村,城鎮84.61%的老人身體狀況為健康或基本健康,高于農村11.61個百分點。 從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來看,未來20年內,隨著生育率和死亡率的雙雙下降,北京老齡化趨勢將會進一步加劇。 國際上通常用年齡中位數、老齡化指數、少年系數來反映一個地區的老齡化程度。2010年北京市人口年齡中位數為 35.49歲,比2000年、1990年分別高出1.92歲和4.99歲,已遠遠超過國際標準;1990年以來,老齡化指數不斷上升,2000年為 61.99%,2010年提高到101.27%,這種高程度趨勢還將進一步發展下去;隨著生育率的不斷降低,少年系數不斷下降,從1990年20.20%下降到2000年13.59%;2010年,0-14歲的少兒人口為168.74萬人,比2000年減少了15.63萬人,降幅達到8.48%,少兒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進一步下降到8.6%。 此外,10年間,北京人口年齡金字塔的凸出部分上移,逐漸接近塔尖之老年人口。至2010年,北京市0-14歲、15—49歲和50歲以上三個年齡段人口分別占總人口的8.6%,65.84%和25.56%,中間年齡段比重大,低年齡段的比重很小,年齡金字塔“肚大腿小”,老齡人口的潛在后備數量巨大。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對策建議 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工作,具有戰略性、綜合性、社會性、長期性等特征,是北京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大影響因素,必須堅持“黨政主導、社會組織、全民參與”的工作方針,綜合組織全社會的資源,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建立健全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的領導管理、保障服務的完整體系,構建齊抓共管的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的大格局。 ——構建一個網絡式的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的領導管理體制。北京市區縣及各級黨和政府應把應對人口老齡化作為一項重大的社會民生工作,列入經濟和社會事業可持續發展工作框架的重要議程。成立老齡化工作領導小組,分工一名領導干部負責主管,以加強前瞻性的領導。重點做好調研預測、宣傳教育、政策引導、規劃部署、財政扶持、設施建設、保障服務和檢查評估等主要環節工作。成立市老齡化工作委員會,承辦領導小組日常工作,區縣相應成立老齡化工作辦公室,明確分工職責,統籌工作安排,協調工作關系?;鶎咏M織應安排專職干部,負責承辦和落實老齡化的具體工作。政府機關涉老部門要明確應對老齡化工作的相關職責,調整落實辦事機構及人員,積極主動和創新地做好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相關工作。 此外,社區應設立老齡化工作服務站,選配一定數量的專職人員,具體負責社區應對人口老齡化保障服務工作的組織和管理。 ——建設一套社會化的養老保障體系和醫療保障體系。老年人問題的本質是保障,確保老有所養和老有所醫是人口老齡化應對工作的重點內容,建設一套與人口老齡化形勢和社會經濟發展形勢相適應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和醫療保障體系,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點工作。今后,北京在基本實現養老和醫療保障制度全覆蓋的基礎上,要著力完善老年社會化的保障體系,提高老年人的生存和生命質量。一要擴大基本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城鎮應將私營企業主、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以及與私營、個體工商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全體勞動者,包含農民臨時工都納入社會養老保險范圍;農村采用個人交費、集體出資、政府資金扶持的方式,保證農民進入社會養老保險的門檻。要動員和鼓勵社會單位和個人慈善捐助,廣開資金來源,擴大救助貧困基金的規模。適當放寬退休年齡,鼓勵低齡和健康老人就業,提高老年人的自身供養能力。二要發展和完善社會醫療保障體系。城鎮要健全老年人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退休人員個人賬戶的計入比例要高于在職比例,并隨社會經濟發展、個人年齡增加,相應提高保障水平。政府應依據財力提高水平,放寬藥品報銷品種,提高報銷比例。農村要大力發展新型合作醫療,要加速覆蓋所有農村人員,政府資金要向農村醫療事業傾斜。要設立老年醫療救助基金,政府出資,社會捐助,救助急需醫療的貧困老人。 ——建設一個社會化的老年生活服務體系。由于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家庭條件的改善,子女脫離老人身邊,獨立居住的現象增多,空巢、獨居老人的數量隨之上升;加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家庭子女的數量在大比例下降,家庭傳統的對老年人生活的服務功能呈不斷下降的趨勢。為此,建立和健全針對老年人生活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就成為北京市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經常性的長期工作。 老年人生活服務體系的建設,應堅持以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為目的,以生活照料、家務料理為主要內容,采用居家服務為主,家庭自理和機構服務等為輔的服務模式,以政府為主導,以社區為依托,政府、社會和個人合理參與,形成區域式格局的網絡化社會服務體系。 居家服務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由社區組織資源,向社區內的老人提供生活服務,是失去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多病老人特別是空巢、獨居老人老年生活的主要服務模式。據調查,52.3%的老人需要社區提供服務,39.9%的需要聘請保姆或小時工提供服務,30.3%的需要志愿者提供服務。因此,社區應根據老年人的生存、發展、享受、權益等生活需求和社區資源條件,建立老年之家、托老所、護理中心等多種形式的服務平臺,組織專兼職和志愿者相結合的社區服務隊伍,以上門服務和專業護理服務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生活照料、家務料理、陪伴慰藉等基本生活服務,兼顧和重視文體娛樂、康復護理、法律咨詢、權益保護等內容的專項服務。鑒于這種服務模式具有家庭基礎,實施近便快捷,個人和社會成本低,實踐的可行性強,深受社區群眾的歡迎。 |
北京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
□ 郝小瑤 /文 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5歲以上人口為170.89萬人,占常住人口的8.7%。10年間,65歲及以上的人口增加了56.6萬人,年均增長率為4.1%,增幅高于同期常住人口年均增長率0.35個百分點。北京人口老齡化正在加速推進。分析研究老年人口的特征和發展趨勢,應對和解決好由于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對于促進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北京人口老齡化增速較快,高齡化趨勢進一步加劇 根據聯合國劃分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標準,早在1990年,北京就已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是人口老齡化進程最早、最快的地區之一。10年間,北京在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的過程中,呈現出以下特征。 一是中、高齡老年人口增速較快,高齡化趨勢明顯?!傲铡睌祿@示,201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年齡結構中,中齡老人(70-79歲)占全部老年人口的36.19%,比2000年增加了5.97個百分點;高齡老人(80歲以上)占全部老年人口的12.28%,比2000年增加了4.47個百分點,年均增長率為8.56%,快于同期老年人口3.76%的年均增長率。 二是農村老齡化率和老年撫養比高于城鎮?!傲铡睌祿@示,農村老齡化率和老年撫養比2分別為9.71%和11.96%,分別高于城鎮1.16個百分點和1.65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人口向城鎮遷移和流動,如此以來,大量農村家庭的養老功能將日益弱化,農村老年人口的社會保障等問題更應引起重視。 三是城市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是離退休金和養老金,農村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是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傲铡睌祿@示,城市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是離退休金和養老金,占82.74%;11.81%的老年人的主要生活來源是家庭其他成員供養;2.75%和1.56%的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分別是勞動收入和最低生活保障金。 與城市相比,農村老年人口對家庭的依賴性較強,主要生活來源是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占52.74%;17.03%的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是勞動收入;14.87%和13.22%的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分別是離退休金、養老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 四是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有所提高,城鄉差異明顯。與“五普”數據相比,北京老年人口中的文盲率大幅下降,從2000年的25.67%下降到2010年的11.07%。受過大專及以上的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有所上升,從2000年的13.65%上升2010年18.80%。城鎮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高于農村,受過大學??萍耙陨辖逃睦夏耆丝?8.95%分布在城市。 五是老年人口婚姻狀況穩定,健康狀況較好。與“五普”數據相比,老年人口婚姻狀況比較穩定,有配偶的比例略有提高,為76.42%。喪偶比例從2000年的23.42%下降到21.66%。男性老年人口有配偶的比例為53.29%,高于女性6.58個百分點;女性老年人喪偶的比例為74.10%,高于男性48.2個百分點,這與女性平均預期壽命高于男性有較大關系。 “六普”數據顯示,82.75%的老年人口身體狀況為健康或基本健康,只有4.43%的老年人口生活不能自理。城鎮老年人口身體狀況要好于農村,城鎮84.61%的老人身體狀況為健康或基本健康,高于農村11.61個百分點。 從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來看,未來20年內,隨著生育率和死亡率的雙雙下降,北京老齡化趨勢將會進一步加劇。 國際上通常用年齡中位數、老齡化指數、少年系數來反映一個地區的老齡化程度。2010年北京市人口年齡中位數為 35.49歲,比2000年、1990年分別高出1.92歲和4.99歲,已遠遠超過國際標準;1990年以來,老齡化指數不斷上升,2000年為 61.99%,2010年提高到101.27%,這種高程度趨勢還將進一步發展下去;隨著生育率的不斷降低,少年系數不斷下降,從1990年20.20%下降到2000年13.59%;2010年,0-14歲的少兒人口為168.74萬人,比2000年減少了15.63萬人,降幅達到8.48%,少兒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進一步下降到8.6%。 此外,10年間,北京人口年齡金字塔的凸出部分上移,逐漸接近塔尖之老年人口。至2010年,北京市0-14歲、15—49歲和50歲以上三個年齡段人口分別占總人口的8.6%,65.84%和25.56%,中間年齡段比重大,低年齡段的比重很小,年齡金字塔“肚大腿小”,老齡人口的潛在后備數量巨大。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對策建議 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工作,具有戰略性、綜合性、社會性、長期性等特征,是北京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大影響因素,必須堅持“黨政主導、社會組織、全民參與”的工作方針,綜合組織全社會的資源,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建立健全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的領導管理、保障服務的完整體系,構建齊抓共管的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的大格局。 ——構建一個網絡式的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的領導管理體制。北京市區縣及各級黨和政府應把應對人口老齡化作為一項重大的社會民生工作,列入經濟和社會事業可持續發展工作框架的重要議程。成立老齡化工作領導小組,分工一名領導干部負責主管,以加強前瞻性的領導。重點做好調研預測、宣傳教育、政策引導、規劃部署、財政扶持、設施建設、保障服務和檢查評估等主要環節工作。成立市老齡化工作委員會,承辦領導小組日常工作,區縣相應成立老齡化工作辦公室,明確分工職責,統籌工作安排,協調工作關系。基層組織應安排專職干部,負責承辦和落實老齡化的具體工作。政府機關涉老部門要明確應對老齡化工作的相關職責,調整落實辦事機構及人員,積極主動和創新地做好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相關工作。 此外,社區應設立老齡化工作服務站,選配一定數量的專職人員,具體負責社區應對人口老齡化保障服務工作的組織和管理。 ——建設一套社會化的養老保障體系和醫療保障體系。老年人問題的本質是保障,確保老有所養和老有所醫是人口老齡化應對工作的重點內容,建設一套與人口老齡化形勢和社會經濟發展形勢相適應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和醫療保障體系,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點工作。今后,北京在基本實現養老和醫療保障制度全覆蓋的基礎上,要著力完善老年社會化的保障體系,提高老年人的生存和生命質量。一要擴大基本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城鎮應將私營企業主、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以及與私營、個體工商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全體勞動者,包含農民臨時工都納入社會養老保險范圍;農村采用個人交費、集體出資、政府資金扶持的方式,保證農民進入社會養老保險的門檻。要動員和鼓勵社會單位和個人慈善捐助,廣開資金來源,擴大救助貧困基金的規模。適當放寬退休年齡,鼓勵低齡和健康老人就業,提高老年人的自身供養能力。二要發展和完善社會醫療保障體系。城鎮要健全老年人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退休人員個人賬戶的計入比例要高于在職比例,并隨社會經濟發展、個人年齡增加,相應提高保障水平。政府應依據財力提高水平,放寬藥品報銷品種,提高報銷比例。農村要大力發展新型合作醫療,要加速覆蓋所有農村人員,政府資金要向農村醫療事業傾斜。要設立老年醫療救助基金,政府出資,社會捐助,救助急需醫療的貧困老人。 ——建設一個社會化的老年生活服務體系。由于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家庭條件的改善,子女脫離老人身邊,獨立居住的現象增多,空巢、獨居老人的數量隨之上升;加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家庭子女的數量在大比例下降,家庭傳統的對老年人生活的服務功能呈不斷下降的趨勢。為此,建立和健全針對老年人生活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就成為北京市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經常性的長期工作。 老年人生活服務體系的建設,應堅持以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為目的,以生活照料、家務料理為主要內容,采用居家服務為主,家庭自理和機構服務等為輔的服務模式,以政府為主導,以社區為依托,政府、社會和個人合理參與,形成區域式格局的網絡化社會服務體系。 居家服務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由社區組織資源,向社區內的老人提供生活服務,是失去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多病老人特別是空巢、獨居老人老年生活的主要服務模式。據調查,52.3%的老人需要社區提供服務,39.9%的需要聘請保姆或小時工提供服務,30.3%的需要志愿者提供服務。因此,社區應根據老年人的生存、發展、享受、權益等生活需求和社區資源條件,建立老年之家、托老所、護理中心等多種形式的服務平臺,組織專兼職和志愿者相結合的社區服務隊伍,以上門服務和專業護理服務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生活照料、家務料理、陪伴慰藉等基本生活服務,兼顧和重視文體娛樂、康復護理、法律咨詢、權益保護等內容的專項服務。鑒于這種服務模式具有家庭基礎,實施近便快捷,個人和社會成本低,實踐的可行性強,深受社區群眾的歡迎。 |
北京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
□ 郝小瑤 /文 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5歲以上人口為170.89萬人,占常住人口的8.7%。10年間,65歲及以上的人口增加了56.6萬人,年均增長率為4.1%,增幅高于同期常住人口年均增長率0.35個百分點。北京人口老齡化正在加速推進。分析研究老年人口的特征和發展趨勢,應對和解決好由于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對于促進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北京人口老齡化增速較快,高齡化趨勢進一步加劇 根據聯合國劃分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標準,早在1990年,北京就已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是人口老齡化進程最早、最快的地區之一。10年間,北京在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的過程中,呈現出以下特征。 一是中、高齡老年人口增速較快,高齡化趨勢明顯?!傲铡睌祿@示,201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年齡結構中,中齡老人(70-79歲)占全部老年人口的36.19%,比2000年增加了5.97個百分點;高齡老人(80歲以上)占全部老年人口的12.28%,比2000年增加了4.47個百分點,年均增長率為8.56%,快于同期老年人口3.76%的年均增長率。 二是農村老齡化率和老年撫養比高于城鎮?!傲铡睌祿@示,農村老齡化率和老年撫養比2分別為9.71%和11.96%,分別高于城鎮1.16個百分點和1.65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人口向城鎮遷移和流動,如此以來,大量農村家庭的養老功能將日益弱化,農村老年人口的社會保障等問題更應引起重視。 三是城市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是離退休金和養老金,農村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是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傲铡睌祿@示,城市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是離退休金和養老金,占82.74%;11.81%的老年人的主要生活來源是家庭其他成員供養;2.75%和1.56%的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分別是勞動收入和最低生活保障金。 與城市相比,農村老年人口對家庭的依賴性較強,主要生活來源是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占52.74%;17.03%的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是勞動收入;14.87%和13.22%的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分別是離退休金、養老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 四是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有所提高,城鄉差異明顯。與“五普”數據相比,北京老年人口中的文盲率大幅下降,從2000年的25.67%下降到2010年的11.07%。受過大專及以上的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有所上升,從2000年的13.65%上升2010年18.80%。城鎮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高于農村,受過大學??萍耙陨辖逃睦夏耆丝?8.95%分布在城市。 五是老年人口婚姻狀況穩定,健康狀況較好。與“五普”數據相比,老年人口婚姻狀況比較穩定,有配偶的比例略有提高,為76.42%。喪偶比例從2000年的23.42%下降到21.66%。男性老年人口有配偶的比例為53.29%,高于女性6.58個百分點;女性老年人喪偶的比例為74.10%,高于男性48.2個百分點,這與女性平均預期壽命高于男性有較大關系。 “六普”數據顯示,82.75%的老年人口身體狀況為健康或基本健康,只有4.43%的老年人口生活不能自理。城鎮老年人口身體狀況要好于農村,城鎮84.61%的老人身體狀況為健康或基本健康,高于農村11.61個百分點。 從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來看,未來20年內,隨著生育率和死亡率的雙雙下降,北京老齡化趨勢將會進一步加劇。 國際上通常用年齡中位數、老齡化指數、少年系數來反映一個地區的老齡化程度。2010年北京市人口年齡中位數為 35.49歲,比2000年、1990年分別高出1.92歲和4.99歲,已遠遠超過國際標準;1990年以來,老齡化指數不斷上升,2000年為 61.99%,2010年提高到101.27%,這種高程度趨勢還將進一步發展下去;隨著生育率的不斷降低,少年系數不斷下降,從1990年20.20%下降到2000年13.59%;2010年,0-14歲的少兒人口為168.74萬人,比2000年減少了15.63萬人,降幅達到8.48%,少兒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進一步下降到8.6%。 此外,10年間,北京人口年齡金字塔的凸出部分上移,逐漸接近塔尖之老年人口。至2010年,北京市0-14歲、15—49歲和50歲以上三個年齡段人口分別占總人口的8.6%,65.84%和25.56%,中間年齡段比重大,低年齡段的比重很小,年齡金字塔“肚大腿小”,老齡人口的潛在后備數量巨大。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對策建議 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工作,具有戰略性、綜合性、社會性、長期性等特征,是北京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大影響因素,必須堅持“黨政主導、社會組織、全民參與”的工作方針,綜合組織全社會的資源,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建立健全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的領導管理、保障服務的完整體系,構建齊抓共管的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的大格局。 ——構建一個網絡式的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的領導管理體制。北京市區縣及各級黨和政府應把應對人口老齡化作為一項重大的社會民生工作,列入經濟和社會事業可持續發展工作框架的重要議程。成立老齡化工作領導小組,分工一名領導干部負責主管,以加強前瞻性的領導。重點做好調研預測、宣傳教育、政策引導、規劃部署、財政扶持、設施建設、保障服務和檢查評估等主要環節工作。成立市老齡化工作委員會,承辦領導小組日常工作,區縣相應成立老齡化工作辦公室,明確分工職責,統籌工作安排,協調工作關系?;鶎咏M織應安排專職干部,負責承辦和落實老齡化的具體工作。政府機關涉老部門要明確應對老齡化工作的相關職責,調整落實辦事機構及人員,積極主動和創新地做好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相關工作。 此外,社區應設立老齡化工作服務站,選配一定數量的專職人員,具體負責社區應對人口老齡化保障服務工作的組織和管理。 ——建設一套社會化的養老保障體系和醫療保障體系。老年人問題的本質是保障,確保老有所養和老有所醫是人口老齡化應對工作的重點內容,建設一套與人口老齡化形勢和社會經濟發展形勢相適應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和醫療保障體系,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點工作。今后,北京在基本實現養老和醫療保障制度全覆蓋的基礎上,要著力完善老年社會化的保障體系,提高老年人的生存和生命質量。一要擴大基本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城鎮應將私營企業主、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以及與私營、個體工商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全體勞動者,包含農民臨時工都納入社會養老保險范圍;農村采用個人交費、集體出資、政府資金扶持的方式,保證農民進入社會養老保險的門檻。要動員和鼓勵社會單位和個人慈善捐助,廣開資金來源,擴大救助貧困基金的規模。適當放寬退休年齡,鼓勵低齡和健康老人就業,提高老年人的自身供養能力。二要發展和完善社會醫療保障體系。城鎮要健全老年人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退休人員個人賬戶的計入比例要高于在職比例,并隨社會經濟發展、個人年齡增加,相應提高保障水平。政府應依據財力提高水平,放寬藥品報銷品種,提高報銷比例。農村要大力發展新型合作醫療,要加速覆蓋所有農村人員,政府資金要向農村醫療事業傾斜。要設立老年醫療救助基金,政府出資,社會捐助,救助急需醫療的貧困老人。 ——建設一個社會化的老年生活服務體系。由于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家庭條件的改善,子女脫離老人身邊,獨立居住的現象增多,空巢、獨居老人的數量隨之上升;加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家庭子女的數量在大比例下降,家庭傳統的對老年人生活的服務功能呈不斷下降的趨勢。為此,建立和健全針對老年人生活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就成為北京市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經常性的長期工作。 老年人生活服務體系的建設,應堅持以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為目的,以生活照料、家務料理為主要內容,采用居家服務為主,家庭自理和機構服務等為輔的服務模式,以政府為主導,以社區為依托,政府、社會和個人合理參與,形成區域式格局的網絡化社會服務體系。 居家服務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由社區組織資源,向社區內的老人提供生活服務,是失去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多病老人特別是空巢、獨居老人老年生活的主要服務模式。據調查,52.3%的老人需要社區提供服務,39.9%的需要聘請保姆或小時工提供服務,30.3%的需要志愿者提供服務。因此,社區應根據老年人的生存、發展、享受、權益等生活需求和社區資源條件,建立老年之家、托老所、護理中心等多種形式的服務平臺,組織專兼職和志愿者相結合的社區服務隊伍,以上門服務和專業護理服務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生活照料、家務料理、陪伴慰藉等基本生活服務,兼顧和重視文體娛樂、康復護理、法律咨詢、權益保護等內容的專項服務。鑒于這種服務模式具有家庭基礎,實施近便快捷,個人和社會成本低,實踐的可行性強,深受社區群眾的歡迎。 |
北京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
□ 郝小瑤 /文 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5歲以上人口為170.89萬人,占常住人口的8.7%。10年間,65歲及以上的人口增加了56.6萬人,年均增長率為4.1%,增幅高于同期常住人口年均增長率0.35個百分點。北京人口老齡化正在加速推進。分析研究老年人口的特征和發展趨勢,應對和解決好由于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對于促進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北京人口老齡化增速較快,高齡化趨勢進一步加劇 根據聯合國劃分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標準,早在1990年,北京就已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是人口老齡化進程最早、最快的地區之一。10年間,北京在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的過程中,呈現出以下特征。 一是中、高齡老年人口增速較快,高齡化趨勢明顯?!傲铡睌祿@示,201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年齡結構中,中齡老人(70-79歲)占全部老年人口的36.19%,比2000年增加了5.97個百分點;高齡老人(80歲以上)占全部老年人口的12.28%,比2000年增加了4.47個百分點,年均增長率為8.56%,快于同期老年人口3.76%的年均增長率。 二是農村老齡化率和老年撫養比高于城鎮?!傲铡睌祿@示,農村老齡化率和老年撫養比2分別為9.71%和11.96%,分別高于城鎮1.16個百分點和1.65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人口向城鎮遷移和流動,如此以來,大量農村家庭的養老功能將日益弱化,農村老年人口的社會保障等問題更應引起重視。 三是城市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是離退休金和養老金,農村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是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六普”數據顯示,城市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是離退休金和養老金,占82.74%;11.81%的老年人的主要生活來源是家庭其他成員供養;2.75%和1.56%的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分別是勞動收入和最低生活保障金。 與城市相比,農村老年人口對家庭的依賴性較強,主要生活來源是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占52.74%;17.03%的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是勞動收入;14.87%和13.22%的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分別是離退休金、養老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 四是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有所提高,城鄉差異明顯。與“五普”數據相比,北京老年人口中的文盲率大幅下降,從2000年的25.67%下降到2010年的11.07%。受過大專及以上的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有所上升,從2000年的13.65%上升2010年18.80%。城鎮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高于農村,受過大學專科及以上教育的老年人口98.95%分布在城市。 五是老年人口婚姻狀況穩定,健康狀況較好。與“五普”數據相比,老年人口婚姻狀況比較穩定,有配偶的比例略有提高,為76.42%。喪偶比例從2000年的23.42%下降到21.66%。男性老年人口有配偶的比例為53.29%,高于女性6.58個百分點;女性老年人喪偶的比例為74.10%,高于男性48.2個百分點,這與女性平均預期壽命高于男性有較大關系。 “六普”數據顯示,82.75%的老年人口身體狀況為健康或基本健康,只有4.43%的老年人口生活不能自理。城鎮老年人口身體狀況要好于農村,城鎮84.61%的老人身體狀況為健康或基本健康,高于農村11.61個百分點。 從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來看,未來20年內,隨著生育率和死亡率的雙雙下降,北京老齡化趨勢將會進一步加劇。 國際上通常用年齡中位數、老齡化指數、少年系數來反映一個地區的老齡化程度。2010年北京市人口年齡中位數為 35.49歲,比2000年、1990年分別高出1.92歲和4.99歲,已遠遠超過國際標準;1990年以來,老齡化指數不斷上升,2000年為 61.99%,2010年提高到101.27%,這種高程度趨勢還將進一步發展下去;隨著生育率的不斷降低,少年系數不斷下降,從1990年20.20%下降到2000年13.59%;2010年,0-14歲的少兒人口為168.74萬人,比2000年減少了15.63萬人,降幅達到8.48%,少兒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進一步下降到8.6%。 此外,10年間,北京人口年齡金字塔的凸出部分上移,逐漸接近塔尖之老年人口。至2010年,北京市0-14歲、15—49歲和50歲以上三個年齡段人口分別占總人口的8.6%,65.84%和25.56%,中間年齡段比重大,低年齡段的比重很小,年齡金字塔“肚大腿小”,老齡人口的潛在后備數量巨大。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對策建議 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工作,具有戰略性、綜合性、社會性、長期性等特征,是北京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大影響因素,必須堅持“黨政主導、社會組織、全民參與”的工作方針,綜合組織全社會的資源,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建立健全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的領導管理、保障服務的完整體系,構建齊抓共管的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的大格局。 ——構建一個網絡式的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的領導管理體制。北京市區縣及各級黨和政府應把應對人口老齡化作為一項重大的社會民生工作,列入經濟和社會事業可持續發展工作框架的重要議程。成立老齡化工作領導小組,分工一名領導干部負責主管,以加強前瞻性的領導。重點做好調研預測、宣傳教育、政策引導、規劃部署、財政扶持、設施建設、保障服務和檢查評估等主要環節工作。成立市老齡化工作委員會,承辦領導小組日常工作,區縣相應成立老齡化工作辦公室,明確分工職責,統籌工作安排,協調工作關系?;鶎咏M織應安排專職干部,負責承辦和落實老齡化的具體工作。政府機關涉老部門要明確應對老齡化工作的相關職責,調整落實辦事機構及人員,積極主動和創新地做好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相關工作。 此外,社區應設立老齡化工作服務站,選配一定數量的專職人員,具體負責社區應對人口老齡化保障服務工作的組織和管理。 ——建設一套社會化的養老保障體系和醫療保障體系。老年人問題的本質是保障,確保老有所養和老有所醫是人口老齡化應對工作的重點內容,建設一套與人口老齡化形勢和社會經濟發展形勢相適應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和醫療保障體系,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點工作。今后,北京在基本實現養老和醫療保障制度全覆蓋的基礎上,要著力完善老年社會化的保障體系,提高老年人的生存和生命質量。一要擴大基本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城鎮應將私營企業主、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以及與私營、個體工商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全體勞動者,包含農民臨時工都納入社會養老保險范圍;農村采用個人交費、集體出資、政府資金扶持的方式,保證農民進入社會養老保險的門檻。要動員和鼓勵社會單位和個人慈善捐助,廣開資金來源,擴大救助貧困基金的規模。適當放寬退休年齡,鼓勵低齡和健康老人就業,提高老年人的自身供養能力。二要發展和完善社會醫療保障體系。城鎮要健全老年人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退休人員個人賬戶的計入比例要高于在職比例,并隨社會經濟發展、個人年齡增加,相應提高保障水平。政府應依據財力提高水平,放寬藥品報銷品種,提高報銷比例。農村要大力發展新型合作醫療,要加速覆蓋所有農村人員,政府資金要向農村醫療事業傾斜。要設立老年醫療救助基金,政府出資,社會捐助,救助急需醫療的貧困老人。 ——建設一個社會化的老年生活服務體系。由于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家庭條件的改善,子女脫離老人身邊,獨立居住的現象增多,空巢、獨居老人的數量隨之上升;加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家庭子女的數量在大比例下降,家庭傳統的對老年人生活的服務功能呈不斷下降的趨勢。為此,建立和健全針對老年人生活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就成為北京市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經常性的長期工作。 老年人生活服務體系的建設,應堅持以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為目的,以生活照料、家務料理為主要內容,采用居家服務為主,家庭自理和機構服務等為輔的服務模式,以政府為主導,以社區為依托,政府、社會和個人合理參與,形成區域式格局的網絡化社會服務體系。 居家服務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由社區組織資源,向社區內的老人提供生活服務,是失去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多病老人特別是空巢、獨居老人老年生活的主要服務模式。據調查,52.3%的老人需要社區提供服務,39.9%的需要聘請保姆或小時工提供服務,30.3%的需要志愿者提供服務。因此,社區應根據老年人的生存、發展、享受、權益等生活需求和社區資源條件,建立老年之家、托老所、護理中心等多種形式的服務平臺,組織專兼職和志愿者相結合的社區服務隊伍,以上門服務和專業護理服務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生活照料、家務料理、陪伴慰藉等基本生活服務,兼顧和重視文體娛樂、康復護理、法律咨詢、權益保護等內容的專項服務。鑒于這種服務模式具有家庭基礎,實施近便快捷,個人和社會成本低,實踐的可行性強,深受社區群眾的歡迎。 |
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5歲以上人口為170.89萬人,占常住人口的8.7%。10年間,65歲及以上的人口增加了56.6萬人,年均增長率為4.1%,增幅高于同期常住人口年均增長率0.35個百分點。北京人口老齡化正在加速推進。分析研究老年人口的特征和發展趨勢,應對和解決好由于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對于促進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北京人口老齡化增速較快,高齡化趨勢進一步加劇
根據聯合國劃分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標準,早在1990年,北京就已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是人口老齡化進程最早、最快的地區之一。10年間,北京在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的過程中,呈現出以下特征。
一是中、高齡老年人口增速較快,高齡化趨勢明顯。“六普”數據顯示,201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年齡結構中,中齡老人(70-79歲)占全部老年人口的36.19%,比2000年增加了5.97個百分點;高齡老人(80歲以上)占全部老年人口的12.28%,比2000年增加了4.47個百分點,年均增長率為8.56%,快于同期老年人口3.76%的年均增長率。
二是農村老齡化率和老年撫養比高于城鎮。“六普”數據顯示,農村老齡化率和老年撫養比2分別為9.71%和11.96%,分別高于城鎮1.16個百分點和1.65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人口向城鎮遷移和流動,如此以來,大量農村家庭的養老功能將日益弱化,農村老年人口的社會保障等問題更應引起重視。
三是城市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是離退休金和養老金,農村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是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傲铡睌祿@示,城市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是離退休金和養老金,占82.74%;11.81%的老年人的主要生活來源是家庭其他成員供養;2.75%和1.56%的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分別是勞動收入和最低生活保障金。
與城市相比,農村老年人口對家庭的依賴性較強,主要生活來源是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占52.74%;17.03%的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是勞動收入;14.87%和13.22%的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來源分別是離退休金、養老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
四是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有所提高,城鄉差異明顯。與“五普”數據相比,北京老年人口中的文盲率大幅下降,從2000年的25.67%下降到2010年的11.07%。受過大專及以上的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有所上升,從2000年的13.65%上升2010年18.80%。城鎮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高于農村,受過大學??萍耙陨辖逃睦夏耆丝?8.95%分布在城市。
五是老年人口婚姻狀況穩定,健康狀況較好。與“五普”數據相比,老年人口婚姻狀況比較穩定,有配偶的比例略有提高,為76.42%。喪偶比例從2000年的23.42%下降到21.66%。男性老年人口有配偶的比例為53.29%,高于女性6.58個百分點;女性老年人喪偶的比例為74.10%,高于男性48.2個百分點,這與女性平均預期壽命高于男性有較大關系。
“六普”數據顯示,82.75%的老年人口身體狀況為健康或基本健康,只有4.43%的老年人口生活不能自理。城鎮老年人口身體狀況要好于農村,城鎮84.61%的老人身體狀況為健康或基本健康,高于農村11.61個百分點。
從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來看,未來20年內,隨著生育率和死亡率的雙雙下降,北京老齡化趨勢將會進一步加劇。
國際上通常用年齡中位數、老齡化指數、少年系數來反映一個地區的老齡化程度。2010年北京市人口年齡中位數為 35.49歲,比2000年、1990年分別高出1.92歲和4.99歲,已遠遠超過國際標準;1990年以來,老齡化指數不斷上升,2000年為 61.99%,2010年提高到101.27%,這種高程度趨勢還將進一步發展下去;隨著生育率的不斷降低,少年系數不斷下降,從1990年20.20%下降到2000年13.59%;2010年,0-14歲的少兒人口為168.74萬人,比2000年減少了15.63萬人,降幅達到8.48%,少兒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進一步下降到8.6%。
此外,10年間,北京人口年齡金字塔的凸出部分上移,逐漸接近塔尖之老年人口。至2010年,北京市0-14歲、15—49歲和50歲以上三個年齡段人口分別占總人口的8.6%,65.84%和25.56%,中間年齡段比重大,低年齡段的比重很小,年齡金字塔“肚大腿小”,老齡人口的潛在后備數量巨大。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對策建議
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工作,具有戰略性、綜合性、社會性、長期性等特征,是北京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大影響因素,必須堅持“黨政主導、社會組織、全民參與”的工作方針,綜合組織全社會的資源,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建立健全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的領導管理、保障服務的完整體系,構建齊抓共管的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的大格局。
——構建一個網絡式的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的領導管理體制。北京市區縣及各級黨和政府應把應對人口老齡化作為一項重大的社會民生工作,列入經濟和社會事業可持續發展工作框架的重要議程。成立老齡化工作領導小組,分工一名領導干部負責主管,以加強前瞻性的領導。重點做好調研預測、宣傳教育、政策引導、規劃部署、財政扶持、設施建設、保障服務和檢查評估等主要環節工作。成立市老齡化工作委員會,承辦領導小組日常工作,區縣相應成立老齡化工作辦公室,明確分工職責,統籌工作安排,協調工作關系?;鶎咏M織應安排專職干部,負責承辦和落實老齡化的具體工作。政府機關涉老部門要明確應對老齡化工作的相關職責,調整落實辦事機構及人員,積極主動和創新地做好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相關工作。
此外,社區應設立老齡化工作服務站,選配一定數量的專職人員,具體負責社區應對人口老齡化保障服務工作的組織和管理。
——建設一套社會化的養老保障體系和醫療保障體系。老年人問題的本質是保障,確保老有所養和老有所醫是人口老齡化應對工作的重點內容,建設一套與人口老齡化形勢和社會經濟發展形勢相適應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和醫療保障體系,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點工作。今后,北京在基本實現養老和醫療保障制度全覆蓋的基礎上,要著力完善老年社會化的保障體系,提高老年人的生存和生命質量。一要擴大基本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城鎮應將私營企業主、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以及與私營、個體工商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全體勞動者,包含農民臨時工都納入社會養老保險范圍;農村采用個人交費、集體出資、政府資金扶持的方式,保證農民進入社會養老保險的門檻。要動員和鼓勵社會單位和個人慈善捐助,廣開資金來源,擴大救助貧困基金的規模。適當放寬退休年齡,鼓勵低齡和健康老人就業,提高老年人的自身供養能力。二要發展和完善社會醫療保障體系。城鎮要健全老年人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退休人員個人賬戶的計入比例要高于在職比例,并隨社會經濟發展、個人年齡增加,相應提高保障水平。政府應依據財力提高水平,放寬藥品報銷品種,提高報銷比例。農村要大力發展新型合作醫療,要加速覆蓋所有農村人員,政府資金要向農村醫療事業傾斜。要設立老年醫療救助基金,政府出資,社會捐助,救助急需醫療的貧困老人。
——建設一個社會化的老年生活服務體系。由于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家庭條件的改善,子女脫離老人身邊,獨立居住的現象增多,空巢、獨居老人的數量隨之上升;加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家庭子女的數量在大比例下降,家庭傳統的對老年人生活的服務功能呈不斷下降的趨勢。為此,建立和健全針對老年人生活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就成為北京市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經常性的長期工作。
老年人生活服務體系的建設,應堅持以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為目的,以生活照料、家務料理為主要內容,采用居家服務為主,家庭自理和機構服務等為輔的服務模式,以政府為主導,以社區為依托,政府、社會和個人合理參與,形成區域式格局的網絡化社會服務體系。
居家服務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由社區組織資源,向社區內的老人提供生活服務,是失去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多病老人特別是空巢、獨居老人老年生活的主要服務模式。據調查,52.3%的老人需要社區提供服務,39.9%的需要聘請保姆或小時工提供服務,30.3%的需要志愿者提供服務。因此,社區應根據老年人的生存、發展、享受、權益等生活需求和社區資源條件,建立老年之家、托老所、護理中心等多種形式的服務平臺,組織專兼職和志愿者相結合的社區服務隊伍,以上門服務和專業護理服務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生活照料、家務料理、陪伴慰藉等基本生活服務,兼顧和重視文體娛樂、康復護理、法律咨詢、權益保護等內容的專項服務。鑒于這種服務模式具有家庭基礎,實施近便快捷,個人和社會成本低,實踐的可行性強,深受社區群眾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