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實施項目推動戰略、加快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的探索,具有較強的示范作用。南充的實踐證明,加快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大項目是紐帶、是抓手、是載體。要把“兩化互動”、“三化聯動”的任務細化成一個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項目,加快構建與區域中心城市相適應的現代產業體系、與產業發展相匹配的現代城鎮體系,不斷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支撐和帶動“五大經濟區”發展,形成全省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21世紀是城市群的世紀,區域中心城市是城市群發展的核心。近年來,南充市按照省委的總體部署,始終堅持“建設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經濟區北部中心城市”的奮斗目標不動搖,把實施項目推動戰略作為工作抓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推動中心城市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11年,全市經濟總量達到1029.48億元,4年翻了一番,跨入全省“千億元俱樂部”,連續3年位居川東北區域首位;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3.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710億元,分別是2007年的2.8倍和3.5倍;主城建成區面積達到90.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聚集增加,即將邁入百萬人口特大城市行列;32戶上市公司、6家大型央企、45戶行業龍頭企業、11家知名商貿流通企業落戶南充,成為推動南充發展的強力引擎。
一、以大項目拉動投資增長,基礎設施建設躍上新臺階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區域中心城市發揮集聚和輻射功能的首要前提。近年來,南充市緊緊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災后重建等重大機遇,以重點項目建設拉動投資增長、夯實基礎設施、推動全局工作。2008年來,全市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67億元,年均增長41.4%。
實施重大交通項目構建綜合樞紐。以高速公路、鐵路、機場、嘉陵江高等級航道等項目為依托,次級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形成會戰態勢。全市已通車高速公路5條、在建5條,全部通車后總里程將超過500公里;達成鐵路、蘭渝鐵路“十”字交會;高坪機場航線航班不斷增加;嘉陵江九級航電全部關閘蓄水,南充港客運碼頭主體工程順利完成;國省干線公路升級改造和農村公路建設加快實施。市第五次黨代會和“十二五”規劃中明確的交通項目全部建成后,南充將真正形成連接東西、貫通南北、通江達海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與成都、重慶、西安、云南、上海等地的合作將更加緊密,區位優勢更加明顯。
實施重大城市項目建設特大城市。順應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的潮流,圍繞做大城市規模,加快以主城區為核心的現代城市體系建設,市政新區功能不斷完善配套,江東新區初具規模,下中壩片區開發加快實施,北部新城、產業新城、擁江主城建設快速推進。圍繞做優城市功能,謀劃實施了一批道路、橋梁項目、一批綠化工程、暢通工程、環境保護工程,西河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城區內澇整治基本完成,經受住了連續幾次特大暴雨考驗,主城區沒有出現大量積水、沒有出現明顯內澇,困擾市民多年的內澇之苦得到有效解決。圍繞做美城市形象,深入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農村版”街道改造和美化景觀打造步伐加快,縣城、重點鎮和中心集鎮建設全面推進。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市,南充日益彰顯出宜居、宜業、宜商的現代城市氣派。
實施重大能源和水利項目增強發展后勁。火電、天然氣發電等項目前期工作有序開展,惠及三市五縣122萬群眾、總投資超過30億元的升鐘水庫二期工程項目建議書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批,解元水庫、九龍潭水庫加快建設,14座病險水庫整治順利竣工,一批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全面鋪開,地處“川東北干旱走廊”的南充,“十年九旱”的局面有效改善,抗旱減災能力逐步提高。
二、以大項目支撐優勢產業,經濟發展實現新突破
產業是區域中心城市的核心支撐。近年來,南充市堅持把產業培育的各項目標細化到項目上,大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初步構建了一大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多個優勢產業競相發展的格局,第二產業比重從2007年的40.2%提高到2011年的51.8%,“農業南充”正式邁入“工業南充”時代。
工業經濟加速發展。該市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從戰略和長遠視野來審視南充的產業定位,把石油天然氣化工產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來推進,搶抓四川石化建設年產1000萬噸煉油和80萬噸乙烯項目的機遇,舉全市之力建設石化基地、發展石化產業,總投資141億元的晟達新材料產業園奠基開工,100萬噸PTA、聚酯尼龍項目即將啟動建設,一批重大石化項目即將動工興建,南充人民多年來發展壯大石化產業的美好愿望正在成為現實。通過技術改造、退城入園、結構調整,汽車汽配、絲紡服裝、輕工食品等傳統優勢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工業主導地位明顯增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由不足500億元擴大到1300億元,四大優勢產業銷售收入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量的92.5%。產業園區建設快速推進,南充化學工業園具備企業入駐條件,全市納入全省重點發展的超百億產業園區增至3個,入園企業工業增加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量的比重達到60%,產業集聚集群集約效應逐步顯現。
現代農業加快推進。生豬、蠶繭、果蔬、速豐林、優質糧油等特色產業基地發展勢頭強勁,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基地不斷涌現,一批龍頭加工企業、專合組織和經營業主加速崛起。覆蓋該市三區一縣31個鄉鎮、規劃面積442平方公里的南充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基礎配套加快實施,建成規模化產業基地14萬畝。58個示范新村建設順利推進,探索建設新農村綜合體取得初步成效。
現代服務業繁榮活躍。充分發揮人氣旺、商機濃、市場廣闊的優勢,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商貿物流業現代化建設加快,市場輻射人口超過3000萬人。川東北糧食物流中心建設加快實施,46個商貿服務業重點項目有序推進,房地產市場運行健康平穩,金融業、旅游業加快發展,成功引進交通銀行、恒豐銀行入駐。2011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2億元,穩居全省第三位。
三、以大項目化解民生難題,和諧構建取得新成效
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是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最終目的。該市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政績,從群眾最急最怨最盼的事情做起,從燈不亮、路不平、水不通的一件件群眾身邊事改起,連年拓展民生工程覆蓋面,大幅增加民生投入。近四年,全市累計完成民生工程投入超過186億元,2011年達到66.8億元,比2007年增長一倍還多。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4年翻了一番多,分別達到14500元、5580元。
辦成了一批謀民利的好事。全面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在全省率先開展教師周轉房建設,困難群體“住有所居”逐步實現。就業促進不斷加強,社會保障逐步完善,城鎮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全覆蓋。有效緩解城市教育“入園難”、“大班額”問題。140萬農村人口安全飲水問題徹底解決。升鐘庫區三年扶貧攻堅計劃全面完成,庫區10萬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解決了一批應民盼的難事。居民小區水電氣欠容欠壓、部分房產商違規收取城市配套費、房屋權屬登記等問題妥善解決,被征地農民、環衛工人等群體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南充對長期積累的遺留問題不回避、不拖延、不推諉,響亮地提出“化債就是形象、化債也是政績”,有效化解農村義務教育“普九”、國企改制職工“代金券”、繞城高速公路貸款、青居電站集資等歷史性債務90.4億元,以實際行動化解矛盾、取信于民。
做好了一批保民安的實事。著力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深化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完善“大調解”工作體系,加強和改進社區建設,全市沒有出現一起有較大影響的群體性事件,沒有發生一次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群眾信訪數量大幅減少,社會和諧程度顯著提升。深入推進平安創建,加大政法基層基礎建設力度,扎實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兩搶一盜”和各類惡性案件,人民群眾安全感和幸福指數持續攀升。
四、以大項目拓展發展空間,開放合作開創新局面
開放合作是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的現實選擇,也是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必然路徑。近年來,南充市搶抓“外資西進、內資西移”、成渝經濟區規劃實施等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增強了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以思想解放推動觀念更新。大力倡導發展、競爭、開放、服務、群眾、創新、學習、責任等“八種意識”,積極踐行“三個有利于”的判斷標準,“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項目就是抓落實”、“把最好的資源配置給好企業、好項目”等理念在全市上下深入人心,關心發展、支持發展、服務發展的氛圍日益濃厚,涌現出文建明、黃鳳林等全國、全省先進典型,“文建明工作法”在全國推廣。九縣(市、區)你追我趕、競相發展、亮點紛呈,各地客商更加看好南充。
以改革攻堅激發發展活力。將市級部分城市建設、管理,產業園區建設、管理等權限下放給區,進一步擴大縣(市、區)經濟事務管理權限。組建南充發展投資公司和各類專業性投融資平臺,積極尋求財政借、銀行貸、BT、BOT、發放債券、租賃信貸等多種融資形式,累計從金融系統融資2270億元,吸納社會投資350億元,有效破解了發展的資金瓶頸,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但無力辦的大事。
以開放合作拓展發展空間。主動出擊,專業招商,招大引強,中鹽銀港、燕京啤酒、匯源果汁、潮州三環、暢豐車橋、日上車輪、四川國棟、江蘇雨潤、康美藥業、華潤啤酒等一大批知名企業入駐南充。2008年以來,全市共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37個,實際到位資金838億元,每年保持50億元以上的投資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