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了解到,北京“營改增”試點沒有如業界預計的那樣在7月1日啟動,財力吃緊或是主要原因。
“今年以來稅收增速下滑的非常厲害,如果實施‘營改增’,初步測試一年要少收70多億元,而財政支出又在加大,吃不消啊!”7月11日,接近北京市地稅局的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
記者致電北京市財政局和市國家稅務局,但得到的答復均是,并未接到國務院批復的有關北京“營改增”試點的正式通知,該方案的進展具體到什么程度并不清楚。
試點擱置
事實上,北京為推行“營改增”已準備很長時間。
我國“營改增”試點工作啟動于2011年11月,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當時發布了《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及其相關政策,今年1月1日上海正式開始實施。
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也是在那個時候,北京就正式提出了申請,雖然遞交正式申請所涉及的行業口徑與上海一致,改革行業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和部分現代服務業,但實際上卻同時在多個行業如建筑業等已開展了前期調研摸底工作。
北京市華稅律師事務所便受北京金融局的委托,參與了有關金融業“營改增”的調研和立法建議工作。
“應該說從去年11月份,北京市相關部門,包括財政局和國稅局、地稅局等相關專業人士對相關產業進行了調研,當時有個時間表,今年7月1日在北京試行營改增的政策要出臺。”北京市華稅律師事務所主任劉天永日前做客“和訊訪談”時說。
今年早些時候,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肖捷亦向媒體證實:北京市確實已經提出實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試點,但是具體的方案目前還沒有定,現在正在做前期的準備。
劉天永說,目前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已經做了表態,基本上同意,但最終還要征得國務院的同意才能夠執行。一些業內人士預計,北京的試點方案將基本效仿上海。
劉天永回憶說,5月23日北京市委常委會議對“營改增”做了討論,他們主要是制定過渡性、像上海市一樣制定財政扶持政策。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官方的表述是,北京市將針對“營改增”研究制定過渡性財政扶持政策,并將在上海試點基礎上研究制定風險防范,特別是涉稅犯罪防范措施,加強針對“營改增”的稅務征管銜接。
5月28日,北京市國家稅務局發布《關于營業稅改征增值稅非試點納稅人納稅申報有關事項的通知》指出,為做好試點準備工作,使增值稅納稅申報表能夠滿足營改增業務(包括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納稅申報的要求,北京市國家稅務局擬對現行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進行調整。
依據北京市國稅局下發通知里的填表說明,對增值稅申報中的“上期留抵稅額”,統一以2012年6月30日作為區分點。這也印證了,北京7月1日試點“營改增”的猜測。結果是7月過去近兩周了依然沒動靜。
財力吃緊?
至于試點擱置的原因,一些人士猜測,目前北京市自身的方案并不充分成熟,相關的稅收征管系統也沒有調試好,實現國稅、地稅征管系統的對接,因為國務院曾向“營改增”試點申報城市表示,若方案報上來能夠保證順利實施,就會批復,但前提是北京市要形成成熟的、可操作的方案。再加上不像上海是國稅、地稅“不分家”,北京還將面臨國地稅稅收共享比例問題。
不過,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孫鋼并不認同上述說法。他在7月12日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明確表示:“北京試點并不存在技術上的問題。”上述知情人士也認為,北京上報的試點方案與上海基本一致,輕車熟路,并不是問題。
據介紹,“營改增”試點主要在交通運輸行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交通運輸行業適用11%的稅率,部分現代服務業中的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適用17%的稅率,其余試點現代服務業適用6%的稅率。
上海市國稅局此前透露,與原實行營業稅稅制相比,實施“營改增”改革后,今年一季度上海市試點企業和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整體減輕稅收負擔超過20億元,中央和地方兩級財政相應減少稅收收入、增加財政支出。
“北京市相關部門根據申報的數據進行了測試,估計試點前后,一年會減少70億的稅收收入。”上述知情人士說。
北京市財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北京公共財政收入累計完成1186.2億元,同比只增長了2%,而作為地方公共財政收入主力軍的營業稅,累計完成422.7億元,同比下降2%,而過去兩年,這些數字都是保持兩位數增長的。
雪上加霜的是,賣地收入銳減。今年北京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為1060.6億元,如果按照去年的相同比例核算,即土地出讓金占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的91%,那么需要完成土地出讓金收入為965億元,但上半年實際上僅完成了144.88億元。
“北京試點方案還要重新調整,至于開啟的時間窗口不好判斷。”上述知情人士稱,在經濟下行、財政收入增速下滑的同時,又要加大財政的民生支出,財政剛性支出占比加大,對于面臨轉型任務艱巨的北京來講,財力吃緊是個繞不開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