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同人的審美眼光的確存在差距,但決不至于差別太大。東施如果是村子里公認的美女,范蠡也犯不著把自己的女朋友西施送給吳王。
那么,這三名飽受網友質疑的美女,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按照常理講,肯定是評委選出來的,可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評委卻對記者說,評選時受到壓力,三強結果并非我們評出來的,對該結果也相當失望。
很多時候,選美其實也是一些出身底層的女孩的另一種“高考”。當年窮孩子出身的李嘉欣、蔡少芬,不都是通過選美開啟了自己人生新的征程?身處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窮鄉僻壤的姑娘,又有多少是通過參加世界小姐選美走出了家鄉,走向了世界?她們功成名就后,還為全世界其他處于貧窮與饑餓狀態的兒童募集了巨額善款。
各種選美比賽,雖說是商業化操作的產物,但是,這其中也包含了人們對真正自然美、心靈美、性格美的追求,否則,一方面也不會有那么多人造美女在選美大賽中飽受詬病、鎩羽而歸;另一方面,清新亮麗的張曼玉、趙雅芝也不會在當年的選美大賽中獲得如此多的掌聲了。
可如果連選美都被潛規則霸占,我們連基本的美丑都不辨了,還怎樣講究生活中的美,發現生活中的美呢?主辦方不能侮辱公眾的眼力與智商,潛規則盛行的年代,任何異于常識的事件,都值得質疑。
通過選美,許多城市、國家獲得了不菲的國際聲譽,像我國的香港、南美的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巴拉圭、委內瑞拉等莫不如此。一座城市想發展,特別想依靠選美大賽制造影響力,那眼光首先就要放遠點,別讓主辦方為了一點點所謂的贊助費、廣告費,而把選美大賽搞成質疑大賽,這就失去舉辦選美大賽的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