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宜鐵路效應:長江中游城市群融合將加快
時間:2012-07-04 10:05:39
來源:搜狐
江漢平原進入鐵路時代
“千年古荊州終于有了鐵路。”7月1日,古城荊州火車站,湖北省省委書記李鴻忠言語之中不無激動。
公開資料顯示,漢宜鐵路東連京廣線、武九線、武廣高鐵、合武高鐵和在建的京石武高鐵,西接焦柳線、宜萬線、武康線,中部在荊州與擬建的蒙西煤運大通道相連,為國家級雙線電氣化鐵路,正線全長293.1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沿途穿越江漢平原腹地7個地市,是中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滬漢蓉快速大通道的重要“一橫”,也是連接中國西南山區的“川漢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顯然,漢宜鐵路的價值超出了湖北的范圍。據武漢鐵路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漢宜鐵路將大大縮短江漢平原與武漢和華東地區的時空距離,“由宜昌至北京、廣州、上海等主要城市只需5至7個小時,分別壓縮8、9、16個小時”。
速度將改變一切。以終點站宜昌為例,以往從武漢去看三峽大壩,需耗時5小時左右,汽車票價基本在100元以上。而現在,據本報記者查詢,從武漢坐火車到宜昌最快只需1小時39分鐘,最低票面價格僅為44元。
按照規劃,漢宜鐵路設計運行26對動車組、5對普速客車,沿線漢川、天門南、仙桃西、潛江、荊州、枝江北等6個車站均有8對以上動車停靠并辦理客運業務。
地區間的融合加速
武漢大學區域發展研究院院長伍新木對漢宜鐵路不無溢美,“從宏觀層面來說,漢宜鐵路將會使長江中游城市群的聯系更為緊密,地區間的融合會更快”。
“由于各種原因,湖北的區位優勢一直沒有凸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教授田艷平坦言,漢宜高鐵對湖北和江漢平原的意義“將會是革命性的”。
田艷平認為,漢宜鐵路將凸顯湖北的區位優勢,而通過宜昌,向西部的重慶、四川等起更進一步,整個長江中游城市群就連接在一起了。
事實也正是如此,據武漢鐵路局方面負責人介紹,通過與宜萬鐵路連接,漢宜鐵路將大大方便國人西行入川,川渝地區出行至武漢的時空距離,由以前的十多個小時縮短至5小時,“江漢平原和川渝地區的人流、物資流、信息流通往華北、華東、華南及進入中原腹地更加方便快捷”。
而在湖北社科院副院長秦尊文看來,漢宜鐵路此番通車,對促進我國東、中、西部地區之間的的產業結構調整將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沿海地區的生態環境、土地資源、勞動力成本等都存在著巨大的壓力,高鐵的開通可以促進中西部地區與沿海進行更好的對接,促進中西部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
武漢大學區域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吳傳清透露,在漢宜鐵路規劃出臺以后,“鐵路沿線很多城市就開始規劃自己的高鐵經濟區”。
盡管各方均對漢宜鐵路的開通滿懷期待,但也并不是“有了動車,就有了一切”。
吳傳清認為,鐵路只是一項基礎設施,它并不能完全保障經濟的發展,“相對硬件而言,沿線地方政府更需要積極營造一個有利于投資的軟環境”。除此之外,沿線城市還需要明確自己的優勢和定位,“做出科學的規劃”。
秦尊文也表示,沿線城市應該更加完善復合交通體系“將水運、公路運輸等完善,相互之間能進行快速有效互動,互相補充”。
“其實,不應該只有慶祝,更需要反思,為什么偌大的江漢平原一直沒有鐵路?”一位專家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