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披露,普陀山已組建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兩年之內上市并已經進入了上市預備輔導期;峨眉山已于1997年10月上市;九華山今年第三次闖關A股;五臺山上市被政府列為重要工作之一。
上市就有圈錢機會,圈錢才有源源不斷的資源流向當地財政甚至個人腰包,無論宗教場所還是旅游景區,在某些人眼中無一不是圈錢利器。宗教已旁落,成為整體旅游資產的一部分,神圣性讓位于生財之道。
整合宗教資源進入旅游鏈條,大多沿襲同樣的路徑,由當地政府主導,成立國有的或者各大股東聯合出資的旅游公司,將當地的旅游資源一股腦打包整合進公司,忠實地實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文化吃文化、靠著寺廟吃寺廟的原則。
雖然有關方面為了保持宗教的神圣性,確立了一定的楚河漢界。今年6月5日,國家宗教局一司副司長劉威明確表示,寺廟道觀是滿足信教群眾宗教活動需求的場所,是民間非營利組織,反對打包上市。一旦地方政府將一座島、幾座山都劃入旅游資產范疇,宗教資源還能在海外仙山獨存嗎?
如普陀山組建的旅游發展公司,資產包括朱家尖旅游集散中心、普陀山索道公司、普陀山客車公司、普陀山客運公司、普陀山吉祥制香廠等旅游企業。從已有資料看來,佛教名山上市均以旅游資源為核心,必須將宗教場所排除在上市公司資產以外。而普陀山擁有包括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慈云庵在內的十五所寺廟和庵祠,這部分資產于上市公司又該如何劃分呢?如果沒有宗教文化,就憑客車公司、索道公司等,當地的旅游資產還有吸引力嗎?
再看另一項名實相悖的規定。按照規定,景區門票不能作為上市資源,這是為了杜絕提高上市公司業績不斷提升景區門票、把游客當唐僧肉的現象,但這樣的規定難以治本。
據九華山旅游2009年的招股說明書,在客運業務中,景區內游客運輸車票不能自主銷售與定價,而是跟景區門票捆綁銷售,由九華山管委會以門票內包含的方式收取,再由管委會與公司按照19元/人次進行結算。事實上,任何一個旅游資源,門票必然是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其次是游客的吃穿住行,尤其是以傳統的文化、宗教資源作為招徠客源的旅游景點,門票更不可或缺。監管層作出門票不能作為資源的規定,旅游公司大可把門票分散、潛藏于其他收入中。在這方面,是很多中介機構與公司的拿手好戲。
在國際上,傳統的優秀文化資源,如作為公益性質的博物館、教堂等,只是象征性地收取門票,如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門票費建議價25美元,附注上以乞求的口吻說:“為了讓博物館得到足夠的支持,我們希望您按照建議價付款?!笨梢?,沒有錢的人可以不付25美元的原價。而在黃石公園,花費20美元就可游覽一周;巴黎所有博物館通票,兩天39歐元,四天54歐元,六天69歐元,盧浮宮基本票僅11歐元。一些場所暑期還給予學生以免票待遇,徹底地實現公益原則。國外一些宗教文化自然資源的維護則由社會的公益基金捐助,實現了慈善與公益的正向激勵。
我國目前無法做到徹底靠慈善資金來解決文化歷史景點的維護,但一些宗教場所已經可以做到這一點。此時應該把宗教、歷史遺存與旅游消費徹底分開,規定所有的旅游公司資產不包括宗教場所,不包括宗教場所的門票,而以旅游公司的吃喝住行作為主要盈利來源,是騾子是馬,是盤剝宗教資源還是發展旅游業,拉出來遛遛。有人說,宗教名勝區域上市并未將宗教核心資源打包,這話古怪得很,難道樂山大佛的名號、難道一度被覬覦的少林寺(微博)等不是核心資源?
上市表面上是為了保護宗教場所與文化資源。山西忻州市有關領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五臺山上市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利用金融資本手段實現低成本擴張,更好地保護開發,并整合其他優勢資源,將其變成財富;二是通過上市弘揚五臺山的精神文化,把旅游文化產業推向資本市場,使其傳播更遠。只是,以這些人對宗教的理解,來對宗教場所進行保護開發,能讓人放心嗎?
上市就是為了圈錢,圈錢,再圈錢。宗教場所上市就是中國慈善與公益之恥,也是股票市場之恥,更是對很多人的精神家園的猛烈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