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人士近日表示,城鄉二元體制有望在本輪宏觀調控的背景下加速松動,而首先獲益的,將是流動在農村與城市之間的農民工。據了解,國家發改委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推進城市化政策,寄望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和改革措施,解決農民工在城市的定居問題。
中國現代化的重要表現,就是社會的城市化率,而要實現城市化,就得通過經濟社會的發展,用合理的方式促進農民進城,在城市安居樂業。如果不能將農民工徹底市民化,國內的城市化就是一句空話。
從前出口為導向的產業政策,以人為壓低勞動力價格的方式,一方面吸引眾多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同時又限制農村勞動者在城市的發展,加之城鄉二元的戶籍管理體制,更是限制了勞動力的自由流動,讓農村勞動者離土不離鄉,難以深深地扎根城市。這種政策導向的后果就是,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以來,農村剩余農業勞動力迅速向城市產業轉移,但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的進程卻一直十分緩慢,據《2009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1年-2007年,我國地級以上城市市轄區建成區面積平均增長70.1%,但是市轄區中人口增長只有30%。
城市化率的低下,還表現為經濟上的對外依存度高,內需的嚴重不足,國內城鄉發展嚴重不平衡。在當下全球經濟危機之下,這種表現更加明顯。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曾公開一組數據,從產出水平看,我國已經達到了可以滿足人均收入3000美元的生產能力;但是,從需求水平看,占人口主體的農村人口人均收入水平只有4761元(2008年),折合美元只有700美元,導致國內需求總規模與供給總規模嚴重不對稱,以至于不得不長期高度依賴外銷。
改變以往的政策,盡快讓農民工在城市里扎下根,將事關擴內需政策的成敗,也事關國內產業的進一步提升。城市化原本是產業發展的自然結果,但因為以往政策的偏差造成目前的結果,現在必須要盡快改變這種政策偏差,以回歸權利的方式,促進農民工的城市化,刻不容緩。
松動戶籍制度,給予農民工以國民待遇,將是落實這一問題的關鍵所在。而讓農民工享受保障性住房,正是讓他們逐步恢復國民待遇的里程碑。只有將進城農民工當成市民來對待,他們才會安心在城市生活。國家應當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解決農民工在城市的定居問題,農民進入城市,必然帶動與住房相關產業鏈的發展,讓城市更具活力,讓國內需求更加強勁,讓城鄉差距進一步消彌,從而促進社會安定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