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吃、同住、同勞動,多么熟悉的話語。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這些描述性語詞的背后,也被填充了嶄新的內容。具體而言,大致包括消弭群眾的不滿,縮短貧富的差距,彌補公共投入的不足……也即是說,與刻意強調的“魚水情”對應的,是不容樂觀的現實圖景,是群眾與黨員干部之間的疏遠和隔膜,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傳統一定程度的喪失,是黨員干部與一般群眾之間的利益分殊、畸輕畸重,乃至水火對立。
就城鄉關系而言,這些年來,全國各地高速推進的經濟發展,均呈現出一種“城市化”、“工業化”的取向。公共政策的制訂以及落實執行,到了農村,往往形同虛設,或者付之闕如。農村已經成為基層中的底層,社會的裂痕正在日漸加深。
就勞動關系而言,這些年來,各地以往各安其位的勞動關系正在發生劇烈變化。具體表現在勞資矛盾日益凸顯,勞動爭議急劇增多,勞動者權益被侵害的情形越來越普遍,勞動者工資收入存在水平偏低、增長緩慢甚至被拖欠的問題,已成久拖不決的痼疾。而結合國內就業的總量性和結構性矛盾,可以說,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勞動關系注定將經受更為嚴峻的考驗。
所以眼下重提“上山下鄉”,不僅僅意味著對于往昔曾經駕輕就熟的工作方法的回溯,也是執政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一次積極行動,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就目前的社會現實而言,基層也好、群眾也罷,其主要的困境和訴求是利益訴求而非政治訴求。明了這一點,再走下去、沉下去,多做一些有針對性的群眾工作,為民做一些實事、好事,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完全可能彌合階層裂痕,重建社會和諧。
當然,也應該格外警惕那種走過場、盆景化的苗頭。新“上山下鄉”應該是一種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方法,而非一時應景之舉;是一種服務群眾的內在訴求,而非偶一為之的心血來潮;是一種非指標化、非功利化的長效思路,而非畢其功于一役的出風頭、造典型。因此,新“上山下鄉”不能止于倡導,止于說教,根本之策仍在于一個政黨的監督機制,以及經由監督而內化為行動的高度自我反省能力。
“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既需要時間來檢驗成果,也需要制度保證長期化,更需要官員們主觀上的積極努力以保證不走樣、不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