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上午,我們就如何辦好《城市化》雜志拜訪了當代節能置業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陳音,在交談中我們被他廣博的學識和專業的精神所感動,他對《城市化》雜志乃至中國的城市化發展的關切則表露無遺。
城市化問題需要公眾參與廣泛討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城市化進程發展迅速,按照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的統計數據,我國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43%提高到2010年的34.17%,按照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2010年中國的城市化率達到了49.68%。不論是34.17%還是49.68%, 中國都是世界上城市化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但我們的城市化質量卻不盡如人意,半城市化現象十分突出。
陳音認為:城市化是現代化進程的必然結果,這一進程不僅對中國,對于整個世界來說也是21世紀的重大事件。本世紀內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世界人口大國都將完成現代化、城市化進程,也就意味著人類將總體進入后工業時代。城市化的過程將伴隨著環境、社會、生態、人文、經濟、文化等等方面不可逆轉的深刻變革,這些變化都是不能試驗、不可重復的,成功與失敗都會長久地影響未來的城市。
陳音指出,《城市化》雜志正是敏感地抓住了中國當前“城市化進行時”這個重要歷史時刻,開辟了在這一領域研究討論的一個平臺,非常及時、非常有意義。盡管在學界看來,中國城市化進程受到政治體制、法制建設、城鄉二元結構、經濟發展水平等等制約,有太多的弊病和失誤,但社會歷史的發展往往就是如此,它自有自身的規律,不會等你想明白了再發展,也不會顧及個體的情感。如同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原院長秦佑國教授所言:理性地看待和研究中國的城市化的種種問題可能更有建設性,更有利于中國社會的進步。
作為房地產行業的業內人士,陳音認為“城市化和房地產開發還是兩個層面的問題,遠不能相提并論”。他解釋說,城市化離不開建設活動,但城市化涉及的問題絕不僅是蓋房子,而是一系列深刻的社會變革。限于國情,中國的開發商在城市化的過程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還非常有限。即使是一些號稱造城的開發項目,實際上也是在建住宅區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因為城市不僅是居住生活的地方,城市的繁榮有賴于產業的支撐,產業衰落的城市也將衰敗,底特律等北美工業城市的窘境深刻說明了這一點。
中國城市化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尤其是在社會、文化方面的種種負面現象引起了許多學者的擔憂,進而有反對城市化的呼聲,陳音并不贊同這種觀點:“城市化與現代化相伴而生,我們無法將城市化與經濟社會發展割裂開來、對立起來,中國農村衰敗現象不是城市化的必然結果,傳統文化也不是只能根植于鄉村。”
“以上這些論題都說明,城市化是一個需要廣泛討論的話題。城市化過程并不一定是一曲美妙的樂章,像很多社會發展進程一樣,城市化為人類帶來巨大進步的同時中也會丟掉許多我們本應珍視的記憶。正確認識城市化所帶來的影響,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認真地予以解決,對中國有著重要的意義。”
拆掉國貿飯店缺乏遠見但無可厚非
拆遷是城市化過程中無法回避的現象,在中國,拆遷事件往往會成為社會焦點。近期北京國貿飯店將被拆除再次引起媒體的關注。陳音對此評論道:“國貿飯店的建筑壽命100年應該沒有問題,但只使用了20年多就要被拆除,不久前剛被拆除的中糧凱萊酒店也是同樣情況,媒體和業界有許多批評聲音。地處CBD核心區的商業建筑需要用市場的、商業的價值判斷來決定它的去留。在原有建筑不能實現價值最大化時,拆除重建不失為一種選擇,當然,如果是歷史文化建筑就要另當別論,不能從單純的商業價值判斷。”
在希望理性看待國貿飯店遭拆除的同時,陳音表示,從可持續觀念考慮問題,繼續使用有價值的建筑無疑是正確做法。更應該反思的是我們的城市規劃、建筑設計缺乏足夠的遠見。“紐約的曼哈頓也是在不斷地拆舊房子、建新大廈,但城市的基本格局,中央公園、市政路網百年來沒有大變化,仍然能適應今天社會的需求。”
陳音認為,國貿飯店的拆毀之所以能夠接受,除了商業規律、市場行為之外,它不牽涉城市歷史文化的記憶也是一個因素。國貿中心原是北京金屬結構廠,這個工廠對新北京的建設有過重要貢獻,但在國貿建設前已經整體搬遷,沒有留下什么歷史遺跡。國貿飯店作為一個標準酒店不具備特殊文化價值,拆除也就不會有什么爭議。如果換做紫禁城邊的四合院則完全是另一回事,任何拆改都必須十分慎重。
《城市化》雜志應注重可讀性
訪談中,陳音對于《城市化》雜志提出了很多的建設性意見。他認為《城市化》雜志既可以辦成學術研究性刊物,也可以辦成為地方政府和從業人員提供信息、咨詢、案例等的實用工作指導叢刊。城市化是一個包羅萬象的議題,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深刻社會變革,從這個意義上講《城市化》雜志有太多的事情可做。
陳音表示,《城市化》作為一本報道性的刊物,雖然需要敏銳犀利,跟隨熱點,但作為一個嚴肅的公共議題,文章應該更專業、更有深度,提高專業方面的可讀性,使之能夠成為中國市長們的必備讀物。
他建議《城市化》雜志做出年度規劃,可以每期圍繞城市化主題討論一個專題,如人口遷移、產業發展、城市規劃、市政交通、城市更新、城市文化、能源供應、城市物流等等,每一個專題都有可能展開廣泛的討論。陳音希望雜志能有幾個高水平的專欄撰稿人,就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種種問題或是點評不同的觀點,或是發表自己的見解,“因為中國的城市化并沒有一個萬全的路徑設計,它將會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探索前進”。
對于《城市化》雜志將要開設的“茶話”這樣一個對話欄目,陳音很贊成。他說:“嚴格講,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中國城市化的親歷者,北上廣等大城市中土生土長城市人并不多,可以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城市化故事。如果每期都有這樣一個對話會很有意思,也許是一個北漂的大學生,也許是一個來城市的務工農民,或者是第二代、第三代的城市人,但在自我介紹時總會習慣地說‘我是××人’,告訴對方自己的戶籍地。這些人的故事會給人們描繪出一個更生動鮮活的城市化,也會提醒決策者,城市化的終極目標是社會發展進步、人民生活幸福,而不只是蓋高樓、修馬路。”
陳音還建議說,盡管總體來講,中國城市的發展不盡如人意,絕大多數城市的規劃水平可說是除了遺憾還是遺憾,但中國仍能找到一些優秀的城市發展案例,如果每期雜志能介紹一個國內外成功的城市發展、城市更新的范例,對我們的城市化建設也會產生積極的借鑒與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