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劉建軍:在“馬工程”中學習成長
時間:2012-06-11 11:08:18  來源:光明日報 

  對于青年理論工作者而言,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在參與重大問題研究中服務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也提供了接受教育和鍛煉、不斷提升自我的平臺。正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平臺上,我收獲了學習與成長的喜悅。

  “馬工程”,這是大家對它的親切簡稱。我從一開始就參與了工程的有關工作,先后作為工程重點教材《科學社會主義概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題組主要成員參加編寫工作,參與教育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承擔的工程課題,參與教育部負責的工程重點教材《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編寫工作。此外,還參與了一些其他教材的集中閱看和研討。參與工程讓我得到了很多學習提高的機會,成為我人生中十分難忘的經歷。

  “馬工程”是黨中央組織實施的,中央領導同志高度重視,密切關心工程課題的進展,這使我們有機會更好地領會和掌握中央的精神,增強使命意識和政治意識。作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和較高的教育教學能力,更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特別是要有過硬的政治覺悟和政治素養。我慶幸有機會在參與“馬工程”中接受了這種熏陶。

  “馬工程”的各個課題組,基本都是由全國不同高校和社科研究機構的人員構成的。學者們圍繞共同的課題進行聯合攻關,搭建起了一座座平臺,使各方面學者得以深度交流、取長補短。比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材編寫組,就有來自北京、天津、云南、武漢、南京等地的學者。與這些學者的交流切磋,開闊了我的眼界。此外,教材在定稿前要經過工程咨詢委員多次審議,這讓我有機會聆聽德高望重的老專家的教誨,使我受益匪淺。古人云:“見高人不能交臂失之”。我就是本著這樣的想法在工程中努力工作、虛心學習,并不斷充實自己的。

  教材編寫的要求很高,準確、鮮明、生動,缺一不可。大綱要經充分討論和多次修改,報經中央領導同志批準后,方才開始編寫工作。初稿形成之后,又要經歷一系列的審閱、討論和修改。《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從初稿到正式出版,究竟經歷了多少次修改,究竟進行了多少次討論,已經記不清了。首席專家、南開大學教授逄錦聚說:“我要把中間這些稿本都留存起來,將來可以在南開辦一個專題展覽!”這本教材已經于2007年出版,此后幾乎每年都進行修訂。正是在深入研討、反復修改和精心打磨的過程中,我的研究和寫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鍛煉和提高。

  理論研究不能脫離實際,教材編寫更不能閉門造車。工程為我們提供了許多機會,使我們能夠比較深入地了解國情、了解社會現實。工程每年都組織多批次考察調研活動,有的調研我國改革開放前沿地區,有的調研中西部欠發達地區。2005年8月,我參加了工程專家赴甘肅、寧夏的調研活動,加深了對西部的了解,加深了對國情的認識。特別是在對定西、臨夏等地的調查中,我們深入大山深處的農家,與農民促膝相談,了解他們的疾苦和期盼。農家孩子那明亮、純樸和羞澀的眼神,長久地印在了我的腦海。

  工程經常圍繞中央最新精神,圍繞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組織專題報告會,這對開闊我們的視野很有益處。有時是中央領導同志親自作報告,作重要輔導;有時是實際工作部門的領導同志,介紹各自部門的工作;有時是知名學者作學術報告,介紹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還有基層單位對生產生活一線情況的介紹和交流等。我經常看到,報告會結束后,許多學者在餐桌上、在散步中進行熱烈的討論,交流感想和體會。

  像其他參與工程的學者一樣,我也定期收到由工程辦公室寄來的工程參考資料和高校思政課參考資料。這些從大量的文獻資料中精心挑選出來的活頁文選,為的是給高校教師們提供盡可能多的理論信息和學術動態。這些資料,對開展教學和科研很有幫助,不僅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和思路,而且也提供了一些難以找到的材料。

  從2004年到現在,八年過去了,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也從最初的課題組主要成員變成了首席專家,感覺自己比過去成熟了許多,責任也更加重大。“時光不解摧人老”,如今我們已邁入中年,不再是“青年教師”,但無論何時,工程給予我們的一切,都將不斷激勵我以自己的學識繼續為國家和人民服務。(中國人民大學 劉建軍)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