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發(fā)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其中針對5-6歲兒童,“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nèi)的加減運算”。教育部表示,要遵循幼兒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嚴禁“拔苗助長”式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
教育部這里所說的“‘拔苗助長’式超前教育”,實際上也即近年來輿論一直詬病的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在幼兒園階段,不僅提前大量引進小學課程,而且教育方式也提前“小學化”,如通過大量做習題“強化訓練”。這種背景下,為抑制“拔苗助長”,遵循幼兒發(fā)展規(guī)律,教育部專門發(fā)布具體《指南》,確實很有必要和意義。
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一份“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實際可行性究竟有多大,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為兒童教育提供“指南”、幫助他們徹底擺脫“拔苗助長”命運,恐怕無法樂觀。
幼兒教育“拔苗助長”的根源究竟什么?表面來看,家長的急功近利,以及幼兒園對此的迎合,似乎都是非常直觀的原因,但深一層看,事情又并沒有這么簡單。為什么現(xiàn)在的家長會如此著急地“拔苗助長”、認同幼兒教育“小學化”,唯恐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呢?從大的教育體制環(huán)境上考察,它實際上是整個教育體制高度應試化、應試教育邏輯不斷向前延伸推演的必然結果。讀書受教育為的是考上一個好大學,而考好大學的前提是考好高中、考好初中、考好小學,如此“考好”邏輯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傳導下來,最底層的“幼兒園”及其“小學化”也就無法幸免。這也就是說,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從體制上看,其實就是一種“應試化”,“超前教育”實乃應試教育的“超前”。
如此強大的應試體制背景,絕不是一紙“指南”就能輕易撼動的。
應試邏輯下層層傳導的“拔苗助長”式超前教育,何以如此揮之不去,即便明知扼殺孩子天性,也在所不惜?從更深一層人文價值理念角度看,癥結或許還在于,在這樣一個消費主義盛行的“現(xiàn)代化”時代,面對我們自身,我們并沒有真正確立康德所說的那種“人本身就是目的”的價值理念,有意無意間將人完全地工具化、手段化了。如幼兒園是上小學的工具手段,小學是上初中高中的工具手段,中學是上大學的工具手段;進而言之,整個基礎教育都不過是追求功名利祿、出人頭地的工具手段,人生童年也不過是長大成年的工具手段,相應地,童年應有的各種寶貴品質(zhì)、特性如天真、爛漫、無邪,也喪失了獨立的價值和意義,兒童提前“成人化”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我們越來越走向“一個沒有兒童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