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西北皆有國家中心城市,唯中部獨缺。而在我國近現代史,只有兩座城市曾被冠以“大”字,一個是大上海,另一個就是大武漢。在這樣的背景下,2011年12月,武漢市提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復興大武漢”的奮斗目標。那么,無論是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還是復興大武漢,與其他城市相比,武漢的資源稟賦、比較優勢究竟有哪些?大武漢,到底什么大?
中心城市的兩次完美升級 說到武漢的工業基礎,要從張之洞說起,他在鄂推“西學”、練“新軍”、辦“洋務”,漢陽鐵廠、湖北槍炮廠、武昌造幣局,以及布紗絲麻四局等開創了武漢近代工業的良好局面,武漢城市地位急劇上升,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成為與上海、廣州并駕齊驅的中國三大城市。新中國成立后,武漢更是被寄予厚望,一大批國家重點項目落戶武漢。特別是2000年之后,武漢的發展開始提速,城市地位也逐步回升,2009年,武漢GDP重回副省級城市第五位。
在過去30年間,武漢定位實現了從省會城市到“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再從“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到“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的兩次歷史性跨越。百尺竿頭,武漢更是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砥礪前行,要在下一個十年,謀求從“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到“國家中心城市”的提升。
謀求國家中心城市,武漢有實力,更有機遇。目前,國務院已明確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和重慶5座城市為“國家中心城市”。也就是說在國內東南西北幾個方向,都已經有相應的國家中心城市,在中部崛起的過程中,也必然會誕生國家中心城市,“武漢最有可能擔當這一角色!”武漢市黨代會報告提出,武漢將通過10年或更長時間發展,成為與上述城市比肩的城市。正如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向近千萬武漢市民發出了復興大武漢的呼聲,“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武漢要當仁不讓!”
抱團發展的幾何式增長 大棋盤才有大棋局,大武漢并非只是武漢一個城市發展,而是以武漢為核心、為頭雁,引領整個都市圈發展、乃至整個中部地區發展,力爭打造出中國的新的增長極。武漢“1+8”城市圈于2007年正式上升為“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家戰略后,經過幾年發展,2010年,城市圈以占全省31.2%的土地和52.5%的人口,貢獻了全省逾60%的GDP和65%的財政收入,吸納超過60%的投資,實現62.5%的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實際利用外資占全省的80%。
毋庸置疑,坐擁土地、淡水等豐富戰略資源的武漢,得益于強大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城市發展空間巨大。隨著三大國家發展戰略的聚集和疊加,武漢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地位不斷提升,武漢的大發展正當其時。依托豐富的資源優勢和強大的環境資源承載能力,武漢的發展空間不斷拓展。“1+8”城市圈和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的梯次推進,為城鎮化發展和產業布局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目前,武漢都市圈建設正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在國家職能部門的具體規劃中,以武漢都市圈為核心的中部地區,已被列為繼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三大經濟發展區之后的重點發展區。國家發改委規劃的全國七大經濟核心區,中部沿江地區排在第四位。在建設部對全國八大都市圈設想中,中部沿江地區都市圈也居第四位。作為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武漢正攜手湖南長株潭城市群、江西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致力打造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武漢的發展腹地,正逐步延伸至整個城市群和長江中游地域范圍內,而這一帶正是國家確定的重點開發區域。
“九省通衢”到“九州通衢”的華麗轉身 攤開一張中國地圖,就能很直觀地看到武漢承接東西、連通南北的地理位置。武漢自古被稱為“九省通衢”之地,武漢也是全國首個綜合交通樞紐研究試點城市。2011年,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進一步提出,要把武漢建成“祖國的立交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