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鼓勵和引導民資政策密集出臺。25日國資委發布《關于國有企業改制重組中積極引入民間投資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證監會發布《關于落實工作要點的通知》,26日銀監會發布《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落實“新36條”的配套實施細則密集出臺,有利于提升相關產業的市場競爭力,說明當前我國越來越重視通過產業政策保持經濟增長的穩定。在使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之外,產業政策有利于延長經濟周期,降低宏觀調控給經濟造成的“副作用”。也有專家認為,盡管鼓勵和引導民資政策密集出臺,但國企改革仍需攻堅。
亮點 國企民資共設股權投資基金參與國企改制重組
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國企改制重組和進入銀行業,被認為是提振市場信心的重大利好消息。
國資委對外公布的《指導意見》包括14條具體細則,其中“國有企業和民間資本共同設立股權投資基金”是一大亮點?!吨笇б庖姟贩Q,民間投資主體之間或者民間投資主體與國有企業之間可以共同設立股權投資基金,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共同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并開展境外投資。
“對于民間資本而言,不是政策不鼓勵,而是缺乏有效的‘游戲規則’?!眹Y委研究中心企業研究部部長王志剛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很多國有企業在改制過程中都需要對一些產業進行剝離,但這些產業對于單個民營企業而言又顯得太龐大,很多項目這些民營企業只能“看”卻“吃不下”,這些都阻礙了民間資本和國企之間的“對接”。“共同設立股權投資基金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成為民間資本撬動國有企業改革的有效杠桿?!?br />
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在之前民間資本進入國有企業當中,對于民間資本投資比例,是否可以參與公司治理,以及其在股東會中的席位均有所限制。此次《指導意見》明確規定了民間資本進入國企不得單獨對民間投資主體設置附加條件,有利于公平競爭。民間資本進入國有企業,有利于公司治理結構的改善,有利于股權平均化。
放開 投資銀行業范圍及對象不設限
銀監會的消息同樣引人關注。
《意見》明確,要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商業銀行增資擴股,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城商行重組;支持民營企業,特別是符合條件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涉農企業參與農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或參與農村商業銀行增資擴股;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村鎮銀行發起設立或增資擴股;支持農民、農村小企業作為農村資金互助社社員,發起設立或參與農村資金互助社增資擴股;支持民營企業投資信托公司、消費金融公司;支持符合相應條件的民營企業投資企業集團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
簡而言之,就是“對民間資本投資銀行業的范圍、對象,沒有限制?!便y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稱。
中央財經大學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很高興看到銀監會出臺政策鼓勵引導民資進入銀行業。銀行業風險高,不是誰想干就能干。強調控制風險,這無疑是對的,國際上也是這樣。金融業門檻固然要高一些,但不能以風險大、門檻高為由不開放,而應當給出清晰、透明的準入標準。否則就會使民間資本看得見摸不著,滿心期盼準備進入卻被“玻璃門”、“彈簧門”擋住、彈回。此次出臺的政策在這方面開了好頭,讓民間資本不僅看得見也摸得著,至少往這個方向邁進了一步。比如,村鎮銀行的設立,主發起行最低持股比例從20%降為15%。這不僅讓民間資本在村鎮銀行的經營管理中占有更大的主動權,也使得民間資本在尋找合作的發起銀行時更加容易。
重心 貨幣、財政和產業政策并重
4月13日交通運輸部出臺《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公路水路交通運輸領域的實施意見》;5月18日鐵道部發布《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鐵路的實施意見》;5月21日衛生部下發《關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經營性質的通知》,算上上周末出臺的3個政策,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里已經有不少于6個部委出臺文件引導民間資本進入相關領域。
“之所以在這個時候能夠密集出臺相關政策,是因為《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若干意見》即‘新36條’已經頒布兩年,按照國務院的要求,今年6月底之前,各部委的配套政策必須跟進出臺?!眹Y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近期的各種指導、實施意見的出臺無疑是會有效促進民營投資進入以前難以進入的一些重要領域?!?br />
胡遲還認為多部委引導民資文件密集出臺有助于對當前的經濟增長給予保障。他說,幾天前召開的國務院會議稱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保增長成為完成今年經濟發展任務所必須,但此次國家顯然不準備像幾年前反危機時一樣,采取大規模財政刺激計劃?!澳敲矗谶@個關鍵時候,加大民營投資的進入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焙t說。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認為,近期各部委引導民資文件的出臺,從根本上說是國家為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采取的又一舉措,說明宏觀調控的重心正從之前的偏重貨幣、財政政策向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并重傾斜,國家已經越來越重視通過產業政策的手段來保持經濟增長的穩定。
蔡志洲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今年以來,政府總結之前的調控經驗,在強調保持信貸規模、加快結構性減稅的同時出臺產業政策做大做強制造業,這有助于提升中國產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保持經濟長期穩定增長。
在蔡志洲看來,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國資等領域,一方面有利于在相關市場引入競爭,改善企業治理結構,提升企業活力和行業競爭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將資本引入實業,在減少可能存在的資本泡沫的同時提升中國制造業的水平。
攻堅 國企改革需頂層設計
一些學者認為,落實“新36條”的配套實施細則紛紛出臺,對打破壟斷行業的確有積極意義,但仔細分析上述6個部委出臺的文件,仍可以發現很多讓市場感覺“還不過癮”的地方。
經濟學家韓志國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指導意見》中強調的股權投資基金是權益基金,國有控股地位不會改變,民間資本進入國有企業后的地位和權益都是問題。
此外,《指導意見》的出臺可能促使國企進行大量融資,國有股或大規模套現,市場能否認同也是一大疑問。
在27日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等單位發布的《中國改革報告2012》中,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研究員張卓元撰文指出,壟斷行業這兩三年發展加快但改革滯后,針對壟斷行業的改革仍任重道遠。張卓元表示,從現在起到2020年,只有不到十年的時間,而作為整個經濟體制改革中心環節的國有企業改革,包括壟斷行業改革,仍有許多攻堅任務。
為了推進國企改革攻堅,壟斷行業改革攻堅,張卓元認為,首先要有頂層設計,同時要有自上而下的強力推動,否則無法排除既得利益群體的阻撓和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