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發展方式的弊端,我們在30多年的改革史中已經充分認識到了。實際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產業結構一直在調整中,但總體突破不大。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各級政府GDP至上的發展觀沒有根本改變;二是傳統發展方式在市場上還有一定的生存空間。對處于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來說,無論是轉型升級的思想準備還是實際行動,在全國范圍內轉得相對較快。“早轉早主動、晚轉則被動、不轉走不動”,這是我們在實踐中的深刻總結。正是依靠改革開放打下的雄厚基礎,充分利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形成的倒逼機制,大力實施“三促進一保持”、擴內需穩外貿、“雙轉移”、“騰籠換鳥”、提升珠三角帶動粵東西北、節能減排、節約集約用地、環保倒逼等,廣東才能在這場硬仗中初嘗勝果。
毋庸諱言,在轉型升級上,廣東目前取得的成績比起最終目標仍然有很大差距。回顧過去這五年,應當說,廣東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2011年廣東GDP總量達到了5.3萬億元,在全國各省市區中首個突破5萬億元大關,從而使2011年成為廣東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面對這一以往足以令我們驕傲自豪一陣子的成績,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卻沒有提到一個數據。在今年的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上,省政府已提出今年廣東GDP增速預期為8.5%,低于去年的水平。不提已經取得的成績,主動放慢GDP增長速度,這一切體現了省委、省政府的從容和淡定,表明廣東決策層堅決從GDP崇拜和迷信中真正解放出來的決心。
這就是廣東解放思想、致力加快轉型升級的典型表現。在短期內追求耀眼的經濟數據其實并不難,難的是能否真正實現轉型升級,從全球經濟產業鏈的下游突圍,創造自己的品牌和特色產業,實現長久穩定的經濟增長。必須認識到,我省經濟高速增長的階段已經過去,平穩增長將呈現常態化的態勢;而國際經濟格局的深刻調整,也為我省加快轉型升級提供了機遇,有利于我省在“洗牌”中確立新的優勢。無論國內還是國際形勢,都要求我們抓住眼下難得的歷史機遇。但部分領導干部對推動轉型升級的重要性仍然認識不足、能力不強、辦法不多;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還不到位,導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突出;加快轉型升級、推動科學發展需要的高層次人才、技能型人才還比較缺乏。諸如此類,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我們當然也重視經濟的總量和增速,但在當下這個階段,首先要把提高增長質量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放在第一位。保持經濟總量的位次不變只是我們的戰術勝利,保證經濟的轉型升級成功才是我們的戰略成功。在從高速增長期轉入平穩增長期的新舊發展模式交替時期,我們一定要順應形勢變化,把加快轉型升級放在第一位。全省各方面要舍得時間、舍得榮譽、舍得速度,把主要精力真正投入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來,真正投入到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效益上來。全省各級干部以及廣大群眾要積極行動起來,努力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驕人業績,成為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