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關注房地產調控的人們不難發現,決策層的此次表態與以往有了些許不同,其中“穩定房地產調控政策”取代了“堅持房地產調控不動搖”,扮演著整個表態的“統領”角色。事實上,盡管有5地對調控政策的微調被叫停,但截至目前,仍有近30個城市從各個方向對政策微調做著小心翼翼的“試探”。從中,我們不難理解“堅持”變“穩定”背后的潛臺詞。5月21日一篇文章的題目,似乎給目下的調控做了一個“注腳”:《樓市調控進入生死博弈期》。
不過,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看來,樓市調控命運幾何似乎并不是什么問題。來石參加“2012中國產業地產高峰論壇”期間,秦虹明確表示,目前進行的房地產調控仍會延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同時,秦虹也給樓市服下了另外一副“定心丸”:她表示,決策層主導的房地產調控并非要扼殺房地產,更不是要消滅房地產,而是要讓房地產“戒掉”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的“煙癮”,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調控關乎房地產與經濟穩定更關乎社會穩定
2012年,本輪房地產調控走進了第三個年頭;同樣的,關于本輪房地產調控合理性的爭論也進入了第三個年頭。一個原本應當由市場經濟和價值規律支配的經濟領域,是否應當由決策層手中的“指揮棒”進行指揮?
對此,秦虹給出了肯定的答案:房地產調控對于抑制社會財富分配的兩極分化,有著重要的意義。她指出,對于國內多數家庭而言,買房是穩妥而又無奈的投資選擇:與黃金、股票和期貨等投資渠道相比,房產的投資風險相對比較低,安全系數卻比較高;近年來,不少家庭品嘗到了房價上漲帶來的增值“紅利”,更催生和刺激了更多的投資性購房需求涌入市場。
不過,此時的房產似乎成了一堆堆變相的金條,擁有房產多的家庭與擁有房產少的家庭,甚至有房產與沒有房產的家庭,中間的財富差距也在房價的上漲之中不斷擴大,諸多的社會矛盾和問題也由此孳生。聯系石家莊城中村改造大潮中一個個一夜暴富的家庭,秦虹的上述觀點恐怕并非虛言。
房價帶來的暴富“盛宴”不止發生在普通的中國家庭,房地產帶來的豐厚利潤也在誘惑著大量的中國企業。秦虹指出,像石油、化工、服裝、家電這樣與房地產“八竿子打不著”的企業提著大量資金投身房地產,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房價,一些地方也因此催生出了房價泡沫。秦虹不無憂慮地表示,一旦房價泡沫破裂,這些艱辛建立起來的中國企業不僅將從房地產市場中“掃地出門”,同時也會元氣大傷,屆時受害的將是中國的實體經濟。
在秦虹看來,房地產調控已經不止是某一個經濟領域的大事件,它更是一場關乎社會和諧穩定,經濟平穩健康的“救贖”。
揚州新政不能等同于救市
似乎從2010年4月新“國十條”開始,每逢重大政策跟進出臺,“史上最嚴厲調控政策”都會出現在各大媒體的顯要位置。但秦虹認為,“最嚴厲”并不意味著決策層要通過調控傷及房地產“筋骨”。秦虹明確表示,房地產調控并非要扼殺房地產,更不是要消滅房地產,而是希望“一保,一壓”達到澄清樓市“寰宇”的目的,即“保”剛性購房需求,“壓”投資性及投機性購房需求。
不過,對于前不久揚州為鼓勵購買成品住宅出臺的新政,秦虹的判斷出人意料。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住宅精裝修一直是住建部重點扶持和鼓勵的方向,揚州新政是符合這一方向的;況且無論是精裝修住宅,還是購買精裝修住宅的購房者,無論是在揚州,還是在石家莊都是相對較小的群體,因此也很難將其與救樓市畫等號。無獨有偶,住建部的另外一位官員也在近日表態稱,住建部目前并沒有叫停揚州新政的計劃。從中,我們也不難看出住建部對這一事件的態度。
調控夾縫中的城市勃興房地產的新機遇
那么,在嚴峻的調控政策夾縫之中,房地產是否已經全無機會?秦虹認為,不應如此悲觀。她指出,在堅持房地產調控不動搖的同時,決策層也明確提出“要加快普通商品住宅供應,積極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秦虹指出,根據“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全國20%的城鎮居民家庭將住進政府提供的保障房;換言之,剩余80%的家庭還需要通過商品房解決買房問題。80%家庭背后的住宅市場,依然是廣闊而誘人的。
農村人口進城和城市拆遷改造,在秦虹看來不僅是中國城市勃興的契機,同時也是房地產儲量驚人的新“金礦”。反觀要在2015年將人口從目前的200萬人擴容至300萬人,并誓要拆遷改造二環內所有城中村的石家莊,房地產,特別是新建商品住宅的前景更是不可想象的。
房地產是暴利行業“太好賺錢”時代早已作古
調控雖嚴,“錢景”看好。這是否意味著房地產還有“一本萬利”的機會?來自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的秦虹,給開發商們結結實實地潑了一盆冷水:房地產的暴利時代已經結束。
一面是百姓疾呼“暴利”,另一方面則是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房企平均7%的利潤率。那么,房地產究竟是不是暴利行業?對此,秦虹給出了正面的回應。她透露,如果計算全成本利潤率,房企平均7%的利潤率并非假話;但如果計算自有資金利潤率,房地產入選暴利行業幾乎毫無懸念。
秦虹指出,以往房企“撬動”項目多數是通過金融機構信貸融資,真正用到的自有資金比例很少;換言之,房企是在用銀行的錢去賺錢。然而,隨著本輪房地產調控的深入,在適度放開首套房貸之外,金融機構信貸政策對房地產“扎緊了籬笆”,房企“跑步進銀行”融資的難度正變得越來越大。就算越過了審批這一關,貸款利率市場化也使房企融資的成本“水漲船高”。面對以往信手拈來的資金“荷包”變臉,房企的暴利又該從何談起呢?
秦虹認為,以往的房地產市場“太好賺錢”,有本事的開發企業只要能夠拿地、融資,就能輕松啟動一個樓盤,坐等賺錢。但在兩年多的房地產調控洗禮下,這樣的“好事”將一去不復返。談到此處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同樣是在此次高峰論壇上,全國房地產經理人聯合會常務副主席楊樂渝的那番定論:本輪房地產調控標志著“一個舊時代的結束,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激情澎湃之余,警示之意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