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謂“社區風險地圖”,說簡單些逃生線路圖。在“社區風險地圖”上,小區的風險源、消火栓位置、醫院等救援點、應急疏散集合點以及小區內不同樓層前往疏散點的路徑都一一標明。小區內諸如圍欄、高壓點等存在安全隱患的地點,也用圖片文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了標注,讓人一目了然。“紅色圓點”代表高度危險源,標示出整個小區最易發生交通事故的幾個區域;“橙色方塊”代表中度危險源,標示出存在輻射、噪音污染的小區變電站;“黃色方框”代表低度危險源,標示出存在火災爆炸風險的電廠;“綠色箭頭”和“綠色方塊”則代表逃生路線和疏散集合點。
繪制“社區風險地圖”,并讓每個居民了解“社區風險地圖”,對于強化防災減災意識,有著迫切的現實意義。如果把日常安全常識教化成良好的安全習慣,許多事故就可以避免。反之,則會使許多本不該發生的事故慘然發生,使許多生命黯然消失。歷來的一些突發事故,其來龍去脈幾乎如出一轍,都是忽視安全教育,缺乏規章制度,于是從量變到質變,在看似偶然的突發中找到了必然的歸宿。
更值得一說的是,即使是遭遇難以避免的天災如地震等,事先有無應急避險教育,結果也迥然不同。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處于地震重災區的安縣桑棗中學,在地震襲來時全校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只用1分36秒就從不同的教學樓全部沖到操場,師生無一傷亡。之所以有此奇跡,主要的一個原因是該校每學期都要舉行逃生演習。通過逃生演習,學校建立了詳細到每班疏散路線、哪個學生走教室前門,哪個學生走教室后門,不同樓層的學生撤離的速度,走哪條通道等內容的撤離制度,師生們掌握了逃生技能。
實現災害管理工作的“關口前移”,平時注重安全教育,教給公眾怎么避險,就是用知識來保護生命,在災難到來時,有科學的知識和平時訓練的積累,就能迸發出無限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