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上周日《經濟半小時》欄目報道了李澤楷旗下房地產公司在北京囤地三年后轉手,其炒地利潤比蓋房高三倍。這是囤地炒地不成比例的暴利與風險的一個縮影,也引發了各種爭論。
所以有專家指出,發展商在不斷推高地價過程中的風險與其獲得的溢價收益完全不成比例,風險被稀釋在了資本市場和購房者身上。發展商的“圈地運動”在資本市場被解讀為利好,而購房者在通脹預期之下也熱衷于買高檔住宅投資保值,大量資金就這樣循環為開發商“輸血”。
另一方面,國家要求收回閑置土地的政策在多數時候成為一紙空文,有關部門多次重申與調研的效果也不明顯。北京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陳國強指出,企業之所以敢于大規模拿地和囤地,是基于利益驅動。而一些地方政府縱容這種囤地的行為,同樣也是利益驅動。
其實出現“囤地開發商是高房價的元兇”這一說法,主要是因為近期有媒體曝光北京“三分之一開發商只囤地不蓋房”,指出“開發商囤地的目的是人為制造土地資源的緊張,使土地顯得物以稀為貴,從而抬高房價牟取暴利”。
不過針對此說法,各界也有爭論。一方面,當前開發商要開發一個樓盤,前期的準備工作要花上至少一年。舉例來說,土地出讓合同簽訂后,開發商需要做環評、交評、能評,再報相關部門審核回復,接下來再報項目立項;然后進行規劃方案報批,接下來是消防、人防、交通、園林、市政(包括水、電、氣、暖等)等部門的專業咨詢等多項手續,同時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一到兩個月的時間,如果整個流程順利,然后才能開工。而這前后所花時間就要有一年之久。
另一方面,根據專業機構的調查數據,京、滬、深等一線城市的住宅土地供應量遠遠跟不上住宅銷售量,比如近三年上海住宅銷售量是住宅土地出讓面積的2.9倍,北京約為1.5倍,深圳更是接近3倍。商品房供不應求的現狀也是土地緊張的又一誘因。
至于說有沒有人“囤地”,說完全沒有是不可能的;說大家都在囤地,也不現實。要改善這種情況,一是改變地方政府以房地產稅收與土地招拍掛為重要財源的方式,另一方面簡化政府審批程序、加快審批速度,讓樓房更快地蓋起來。同時繼續增加土地供應,并加大囤地、囤房的處罰力度,才能有效改變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