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買得起票的觀眾才有走得遠的市場。文藝市場究竟是誰的市場,高雅藝術究竟是不是高消費藝術?上海歌劇院公益性演出的事例有力證明,高雅藝術并非VIP專享,古典音樂一樣有大把粉絲,文藝市場應該回歸大眾。
上海從去年開始推出的公益性演出,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普及、公益”的呼吁之下,演出市場票價居高不下的弊病,有了一定程度改觀,不過這種改變,與市民期望的更多走進劇院要求相比,還有相當的距離。
目前上海除了幾個標志性劇院之外,還沒有提供“全公益價位場”的高雅藝術演出,阻礙了眾多渴望走進劇院的市民百姓。城市劇院今年五一節借助“上海之春”舉辦的一場中央樂團演出,最低票價380元,高的要680元,結果只有80%的出票率,盡管這樣的票價虧本了10多萬元,還是阻礙許多渴望走進城市劇院觀看這場高水準演出的觀眾。中央樂團的演出,如果放在市中心的幾個劇院,票價起碼要500到1000元,因為本市大多數演出,由于創作、排演、場租等諸多成本因素,平均票價依然在200元以上,參照去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這樣的票價,要占到人均月收入的15%以上,與國外1%-3%的票價相比,相差非常懸殊,普通市民肯定是阻擋在劇院大門之外。
在構建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務當中,上海的公益性演出,要邁出更大的步子,必須根據本市2300萬市民這樣一個人口總量的文化需要,確定上海演出場所公益性演出相應的比例,落實人均觀看的場次,有一個定性定量的標準,才能夠保證公益性演出落實到位,具體到人。
政府應該加大扶持公益性演出的經費,通過文化基金會的補貼,社會機構的支撐幫助,在上海的標志性劇院,推出全公益價位的演出;在全市各個演出場所,擴大公益性演出的場次。要倡導各個文化演出機構,甘當高雅藝術公益演出的帶頭羊,跨前做好上海各個層面的公益性文化民生,通過公益性演出,打破長期以來“進劇場非真觀眾,真觀眾卻難進場”,“高票價—沒觀眾—減場次—增成本—票價高”的惡性循環。要倡導上海歌劇院提出的“讓大眾進得起劇場、愿意進劇場,是培養觀眾、推廣藝術、保證市場的重要前提,降低非普及型常規演出的票價,是將文化民生落到實處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的理念和實際行動,重新思考申城演藝市場各環節的相互作用,科學設定上海的演出票價,保障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有效供給,讓每一個申城市民,都能夠沐浴到公益性演出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