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村官走上哈佛課堂 講述中國村莊城市化進程
時間:2012-04-28 10:14:18
來源:新華社 作者:孫浩、郭曼桐
中國村官:
過去13年間,村里自營實體公司由1個發展到35個;產業工人由300多人增至1.3萬人;農民人均年收入從3100元提高到4.55萬元。今后10年,鄭各莊希望抓住養老產業的機遇,將養老產業比重逐步提升到全村產業規模的1/3,“從農村人過上城市生活到吸引城里人來農村養老”。
美國學者:
鄭各莊過去20年的發展案例不僅有利于學生們了解中國農村城市化進程,更有助于了解中國從一個相對落后的農業國如何一步步實現工業化、進而向服務產業轉移重心的戰略模式。這些案例不僅有助于人們了解“中國模式”,在一系列全球化議題上也具有重要研究意義和廣泛適用性。
美國東部時間26日下午,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舉行了一場特別的討論課。對話者中既有美國知名的中國問題專家,有正在該校游學的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也有來自京畿之地的“村官”,話題緊緊圍繞中國農村城市化的成績和挑戰。討論吸引了上百名哈佛學生,遠超出主辦方的預料。
本月24日至26日,北京市昌平區鄭各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福水首度走進哈佛課堂,以案例參與者的角色帶給哈佛學生有關京郊村莊城市化特色模式的一手資料。向他發出邀請的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艾什民主治理與創新中心主任托尼·賽奇是個“中國通”,早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就到訪過中國,此后一直將中國作為重要研究對象。
賽奇告訴記者,該中心近來啟動了一個重要的中國案例研究項目,鄭各莊是系列案例之一。此次由案例主角為學生們現身說法,無疑更真實,內容更飽滿,反響也很熱烈。
這首先是一個講述“中國式成功”的故事。24日,學生們首先了解了這樣一組數據:鄭各莊屬于典型的城鄉結合部,現有568戶人家,1500口人。這里1998年開始舊村改造,進入高速發展期。過去13年間,村里自營實體公司由1個發展到35個;產業工人由300多人增至1.3萬人;農民人均年收入從3100元提高到4.55萬元;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年限從不足7年提高到11.5年。
黃福水說,鄭各莊過去20年是在實踐一場“造城運動”,不過不是常見的由房地產商收購土地的模式,而是走“主動城市化”之路,即通過土地置換推動農業村轉向產業村,在經濟規模到一定程度后再向“服務村”升級。今后10年,鄭各莊希望抓住中國養老產業的機遇,將養老產業比重逐步提升到全村產業規模1/3,“從農村人過上城市生活到吸引城里人來農村養老”。
對此,賽奇認為,鄭各莊過去20年的發展案例不僅有利于學生們了解中國農村城市化進程,更有助于了解中國從一個相對落后的農業國如何一步步實現工業化、進而向服務產業轉移重心的戰略模式。
賽奇指出,這個成功故事也透射出中國農村改革開放衍生的諸多現象,包括在現有法律空白區域或模糊地帶的一些大膽嘗試,既有一定代表性,也有特殊性,具有研究價值。
賽奇指出,和其他國家及地區一樣,中國城市化進行到目前發展階段,均要面臨一系列難題。難題之一就是如何幫助規模龐大的農民工群體從“融不進城市”和“回不去農村”的困境中解脫出來,真正成為城市資源的享有者、發展紅利的獲益者,從而避免可能引發的社會公平、社會治安等問題,推動城市健康、可持續發展。
為何肯尼迪學院如此重視中國案例研究?賽奇回憶說,12年前來學院任教時,對中國感興趣的同僚學者只是少數,但今非昔比,如今大多數人都密切關注中國某個或多個領域的發展,因此有必要主動開展中國案例研究。同時,這些案例不僅有助于人們了解“中國模式”,在一系列全球化議題上也具有重要研究意義和廣泛適用性。
他告訴記者,學院并非要將學生們個個培養成中國問題專家,但隨著中國重要性日益加強,不少學生自發地希望早日增加對中國的了解,也相信中國是他們今后學習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課題。有意思的是,這種了解也讓年輕一代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國發展所面臨的挑戰,更加認同中國正專注于積極解決國內發展問題,有利于消除對“中國威脅論”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