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面對社會老齡化,確有些人有著“狼來了”的焦慮與不安。這是一種過慮。實際上,由于經濟社會的發展,人的生活狀況日益改善,人的平均壽命不斷提高,老年人在社會中所占的比例必然不斷上升,老齡化是伴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生而長的。它不是“狼來了”,而是社會前進了。
有人所以把它看作“狼”,一個重要的關節,是由于把老年人看成是包袱和負擔,看成是阻礙社會前行的絆腳石。這是一種片面的錯誤的看法。老年人雖然不再有年輕人的那樣朝氣蓬勃的銳氣和精力,但是老年人飽經世事風霜,擁有年輕人不具備的經驗和智慧,也自有其價值和作用,俗話說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盡管有些老年人,特別是一些高齡老人因健康原因不再能參與社會活動,需要社會照顧,此外的大多數年老年人則因壽命的延長,還是能為社會發揮余熱的。季羨林先生生前曾表示,他對報紙上天天大聲叫嚷“老齡社會”,好像人一過六十就成了社會的包袱,有著極大的反感。他說,不少人雖然壽登耄耋,年逾期賾,向著百壽甚至茶壽進軍,但仍然勤勤懇懇,焚膏繼晷,兀兀窮年,難道這些人也是社會的包袱嗎?
季羨林先生就是這樣的老人。他逝世于2009年,享年98歲。改革開放時他已是60多歲的老人,但他三十多年的老年人生,在學術文化上繼續創造了耀眼的輝煌。1992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過一本書,叫做《文化老人話人生》,內中收有冰心、巴金、吳組湘、賀綠汀、薛慕橋、艾蕪、臧克家、樓適夷、馮至、趙超構、錢偉長、柯靈、李霽野、蕭乾等前輩為此書寫的文章。當時他們都已“壽登耄耋,年逾期頤”,進入了高齡老人的行列,但都還懷著強烈的社會責任心著書立說,發出明亮的光與熱。如今健在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于1930年,現年82歲,仍在為解決人們“吃”的問題,繼續卓有成效地向上攀登。今年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建筑規劃設計大師吳良鏞,今年九旬,開辟了舊城民居改造的新路,入選“聯合國人居獎”,贏得世界矚目。
除了文化老人,其他老干部、老戰士、老工人、老模范等等,也都有“余勇可賈”,他們鐘情“獻了青春獻白發,甘灑余暉托朝陽。”隨著人的壽命的延長,低齡老年人健康水平的上升,國際老年學會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老年人活到75-80歲時,其生理和心理功能,完全可能和從前一樣沒有多大變化。加之技術的不斷發展,重勞動崗位日益減少,在不少國家,勞動生產崗位也有不少老年人的身影,老年技工深受歡迎。這就是說,老年人既可以從“文”,也可以從“武”。讀《三國》,那些建功立業的將領,固然有周瑜這樣的年輕人,但也有黃忠、趙云、嚴顏這些老年人,他們過了古稀之年都仍在戰場上馳騁。
這些都說明,要全面看待老年人。人不可能青春常在,但可以老當益壯。不要把老年人視為社會的負擔和包袱,而應一樣看作是社會的創造者和推進者。關懷老人,在重視“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同時,不可忽視“老有所為”“老有所用”。時下那種一味主張老年人回家“養老”,要安于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的輿論,導致老年人與社會脫離,加速老年人生態和心態的老化。2002年聯合國第二屆世界老齡大會將“積極老齡化”作為應對21世紀人口老齡化的政策框架,強調以尊重老年人的人權為前提,以“尊嚴、照料和自我實現”為原則,建立“一個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社會”。內中強調的是,老齡人口要積極參與到社會中去,通過參與外界活動,收獲主觀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這就需要社會改變對老年人的形象定位,積極創條件便于老年人用適合他們的方式融入社會,讓他們在“有所為”“有所用”中燃燒他們的余熱,而不是把他們視為“包袱”冷藏起來,窒息了他們生命的晚霞之光。
以積極的心態全面看待老年人,讓老年人從“包袱”的形象中解脫出來,該是實現“積極老齡化”的一個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