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推進城鎮化進程,重點要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在談及中國城鎮化的發展歷程與現狀時,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認為,中國城鎮化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城鎮化質量不高、城鄉建設用地利用粗放、中小城市與小城鎮發展機會不均等、農民工權益保護問題突出等。而造成這些問題的重因之一,便是戶籍制度改革緩慢。
李鐵表示,日前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城鎮化高層論壇上,盡管各方對戶籍改革背后的公共服務均等化涉及財政體制的調整并未形成共識,但中國戶籍制度改革下一步將重點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并將陸續出臺一系列具體配套政策。
而今年3月初,國家發改委決定將天津市東麗區等64個市(區)和北京市昌平區南口鎮等369個鎮列為第三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城鎮,這是發改委首次將中小城市列為全國發展改革試點。上述動作或能詮釋出今年政府將在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編制工作上的進展,對未來城鎮化的有序推進帶來更多的指導和依據。
記者:我們注意到,國家發改委已分三批公布了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也有業內人士稱目前發改委正在做新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包括國開行也正在組建中國小城鎮發展基金,這些是否說明下一步國家將會對中小城鎮的發展進行規劃與指導。
李鐵:積極展開中小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試點是中國城鎮化未來改革的方向之一。在城鎮建設用地制度方面,部分試點城鎮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解決了城鎮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
在城鎮化規劃方面,目前我們正在選擇有條件的試點城市進行“三規合一”規劃編制探索實驗。所謂“三規合一”的“三規”是發展規劃、空間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其實還有很多其他規劃,包括環境規劃、生態規劃、專業性規劃等,但主要影響城市發展的是“三規”。這三個規劃目前主要由三個部門主管,發展規劃由發改委負責,空間規劃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牽頭,土地利用規劃由國土部負責。
在融資方面,未來的改革方向是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城鎮建設發展,根據一些地區發展特點,適時開展不同類型的城市試點。
記者:應該如何評價目前中國城鎮化發展現狀,以及這一過程中遇到的政策難點。
李鐵:近10年中國的城鎮化率,已經從2000年的36.22%提高到2010年的49.68%,年均提高了1.35個百分點;城鎮人口由4.8億增長到6.7億,10年間城鎮人口增長了1.9億,平均每年約有2千萬農村人口進城。這樣的速度不僅快于改革開放后20年的平均增長1%的速度,也大大快于同期世界城鎮化水平提高的平均速度。
但要注意到,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是34.1%,與城鎮化率有16%多的差距,仍處于不完整的城鎮化過程,在城市里就業的農民工未能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同等的服務。現在統計概念上的6.7億城鎮人口中包括了1.67億在城鎮居住6個月以上的農民工及其家屬,這其中包括了3000萬舉家遷徙的進城人口和幾千萬的城市間流動人口,他們長期在城鎮工作和生活,處于“半市民化狀態”,由此引發的各種社會矛盾日益突出。
記者:如何理解這種不完整的城鎮化過程與戶籍管理制度的關系,戶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對于未來的城鎮化發展有何種意義。
李鐵:中國政府未來推進城鎮化進程,重點要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我們的改革思路是循序漸進,首先要解決在城鎮舉家遷徙長期就業的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其中包括農民工和城市間流動人口;其次是逐步縮小外來人口和當地居民的公共服務差別。
“十二五”規劃建議已提出,要把符合落戶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轉為城鎮居民作為推進城鎮化的重要任務,大城市要加強和改進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要根據實際放寬外來人口落戶條件,這表明國家正在穩妥有序地改革戶籍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