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從蔡義鴻秘書長那里拿到城市化質量評估體系的方案,非常高興,我非常關心這個事。我認為《中國城市化質量評估體系》反映了社會的巨大進步,以往我們這個國家大的社會工程,哪一項曾經做過理性思維?反復的斟酌、考量、拿出具體指標來征求意見?大躍進做過嗎?人民公社做過嗎?一系列重大決策,大多數是災禍連連!我認為,城市化也是大工程,應該用理性研究結果來指導,這本身就反映了我們社會巨大進步。還有一個值得贊賞的就是我們是在國際環境中來進行這樣的城市化質量評估。
關于中國新農村在網絡上有一個非正式的調查,一個是有山有水有點田,支持者16%,第二個保持原來的風格,加上現代化的設施,支持率是76%。還有像大城市一樣高樓、汽車,支持率是零。雖然是非正式、民間的選擇,但就是這么鮮明。因此,我提議延緩當今城鎮化發展速度,今后30—50年內將我國城鎮化水平努力穩定在65%到70%的水平上。
花大力氣把城鎮化的重心轉移到小城市和建制鎮上來,積極發展小城市和建制鎮,大力疏散大中城市人口經濟,控制中等城市發展,促使它走上內涵發展道路。
認真研究、設計、規劃新型農村和鄉鎮型聚落,充實工礦為核心的小城鎮、小城市。調解和引導當前人口城鎮化的走向。穩固小城鎮的人口,促進增長,爭取達到城鎮總人口的40%,最終讓中國城鎮化金字塔式網絡布局,建立在農村與鄉村聚落和文化支撐的基礎上,認真研究和實施大中小城鎮網絡的比例,促成全國人口和經濟活動的重心,分散于中下部,當今集中春運高峰就反映了人口分布極不合理的現狀。
我同意《中國城市化質量評估體系》的定位,客觀、簡易、普遍,但還要首要。既要適度超前,又要適度挑戰,從而帶動社會發展。
對于公共決策過程中民眾參與的程度。如果有,是怎么進行參與的?這個指標提出來就很有超前性,很有挑戰性,因為城市這個空間主體性是人類,是人類群體絕大多數。
關于首腦機關的城市意識,你要注重人家說什么,想什么,要有制度性的環境安排。用具體的指標來考量首腦機關的城市意識。
關于中產階級考量指標,中產階級擔當本市職能崗位的百分比,以及占本市總人口的百分比,職能部門中有多少是中產階級擔當等,這是城市化質量評估體系不可缺少的。還有恩格爾系數,草根階級也有三個考量指標。草根有沒有民意表達?意見能不能順暢的下行上達?草根的恩格爾系數高到什么程度?吃飯占到收入40%甚至60%,如果你是管理者,你就清清楚楚的知道他生活是不是過得去。還有結合城市總人口,算出非正常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