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也是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經過多年的不懈奮斗,中國的經濟實力有了巨大提升,已經具備了建立城鄉社會保障體系的經濟基礎。由于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地區發展很不平衡,城鄉二元經濟明顯,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任務仍然十分艱巨。要抓住歷史機遇,全面提升城鄉居民的社會福利水平,就需要切實抓好以下工作。
加快社會保障立法,建立統一規范的社會保障制度和業務流程,為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提供法律制度保障。當前,社會保障的立法層次較低,操作性也較差,不利于覆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的構建。從法理上講,城鄉居民享受社會保障待遇,是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為了貫徹落實憲法精神,需要盡快制定《社會保險法》、《社會救助法》和《社會保障法》,同時要制定與以上法律配套的《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條例》、《養老保障條例》、《健康保障條例》、《就業保障條例》等,依法構建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同時,要建立全國統一規范的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制度,制定全國統一規范的業務操作標準和流程,實現社會保障工作制度化、標準化和專業化管理。
加強社會保障理論研究,明確社會保障改革的目標和路徑,為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提供理論保障。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需要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研究表明,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應當是“大保障體系”,應當由“養老保障體系、健康保障體系、就業保障體系、傷殘保障體系、生育保障體系、住房保障體系、教育保障體系、貧困保障體系、災害保障體系和法律保障體系”等十大支柱所構成,應當按照“社會預防、社會救助、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等四大層次來構建。
加強社會保障人才教育培訓,提高人員思想素養和業務素質,為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提供人才保障。社會保障是一項政策性和技能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大批的社會保障人才來完成構建城鄉社會保障體系的系統工程。事在人為,成事在人,敗事也在人。再好的法律規定、方針政策和理論方案,如果不能得到堅決地貫徹執行,也難以實現既定目標。因此,應當搞好社會保障專業教育與崗位培訓工作,切實提高社會保障領域工作人員的素質。
加速建立全國統一規范的業務信息網絡,為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提供數據保障。社會保障數據是享受保障待遇的依據,確保數據的完整、準確和兼容至關重要。眾所周知,中國實行統籌基金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障模式,需要對參保人員進行長達幾十年的賬戶管理,對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有極高的要求。目前來看,全國有1000多個統籌地區實行不同的信息管理系統,各地的安全措施和數據標準不同,相互之間數據往往難以兼容,存在很大安全隱患。日本曾出現年金數據丟失現象,帶來政壇的巨大震動,影響了社會的穩定。中國須引以為戒,應當由中央政府全額投資建立全國城鄉統一規范的社會保障信息網絡,確保社會保障數據完整、準確、兼容和安全。
組建社會保障銀行,管好用好社會保障基金,為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提供基金保障。社會保障基金是社會保障事業順利運轉的物質基礎,是確保城鄉居民享受適度社會保障待遇的關鍵環節。截止到2007年底,社會保險基金結存額將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年收支規模在1.5萬億元左右,但這些數額龐大資金的“收支存”是由全國1000多個統籌地區的金融機構完成的,資金的使用流向和存儲狀況很難監控,存在很大安全隱患。應當以省或者以統籌地區為單位成立全國社會保障銀行系統,專門管理社會保障基金(變商業銀行代管為社會保障銀行直接管理),利用銀行信用增強社保信用,利用金融手段管理金融產品——社會保障基金,進而確保社會保障基金的安全完整與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