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多個部委以及地方省市領導、聯合國及多國代表、國內外研究機構專家學者等,聚集上海“2012中國城鎮化高層國際論壇”,共同研究探討相關問題。
城鎮化質量亟待提高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始終致力于探索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和特點的城市發展道路。2011年,上海人均生產總值達1.2萬美元。但上海也出現了先富先老、外來人口、環境能源等問題。例如土地問題,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上海土地利用效率存在差距。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彭森表示:“中國的城鎮化水平和工業化水平相比,仍然明顯滯后,不僅結構上低于多數處于同等發展階段的國家,同時城鎮化的質量也亟待提高。”推進城鎮化要實現三個目標,第一,要城鄉規劃發展要求一體化。第二,要實現城鄉之間的要素流通一體化。第三,要實現城鄉之間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說:“實現城市化與可持續發展的雙贏,必須要控制開發強度。”開發強度是指一個區域當中城市建設的空間比重,包括城市建筑區、工礦區、交通用地等,開發強度和城市化水平密切相關。2000年我國城市化水平36%,城市空間6萬平方公里,開發強度3.2%。2008年我國城市化水平49.9%,城市空間8.7萬平方公里,開發強度3.6%。同期開發強度,德國13%,荷蘭12%,日本8.3%。
農村農民問題是焦點
城市農民工問題是一個焦點,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表示:“進入城市的農民工和他們的家屬,都迫切要求改變自己的地位,這是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但在我國農民工進城落戶,各種矛盾糾集,長期困擾著各級政府。國外的一些做法可以參考,比如泰國曼谷有300萬農民工,曼谷農政委員會將民工分成兩類,來賺錢后回家蓋房的,或是想成為曼谷人的。于是規定,想賺錢回家的,就到勞動局報到上工傷保險。想成為曼谷人,就要交納各種稅費8年,之后政府認可。“給了人自由充分的選擇,同時給了社會、給了政府一個過渡的機會。”
引起專家學者注意的是,在快速城鎮化過程中,一定要避免農村的凋敝,農業的衰敗和農民的被邊緣化。城市化的過程中,利潤往城市流動不可避免,而怎么保證農業不衰退,是一個非常尖銳的命題。楊偉民表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這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階段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把更多的資源去支持農民、農村的發展,這個事不能倒過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