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如果消費潛力能夠有效釋放,最終消費率達到60%以上,投資率回歸到正常水平,即40%以下,那么未來10—20年實現8%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是有可能的;如果消費率一直上不去,甚至逐年下降,那么即便投資率上去了,我們也將面臨“低消費陷阱”的挑戰,不僅很難實現8%的增長,還將面臨一系列嚴重的經濟社會矛盾和風險。
◆與西方國家不同,我國并不缺乏消費潛力,不缺乏經濟增長點。我國已進入公共產品短缺時代,社會需求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以人的自身發展為重點的發展型需求正在全面快速上升,由此帶來了巨大的消費潛力。
◆未來5—10年走向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需要加大以消費為主導、以公平與可持續為目標的二次轉型與改革的力度。與一次轉型與改革相比,這更具有歷史挑戰性。
走向消費主導的目標選擇
我國由生存型階段進入到發展型新階段,社會需求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由此將釋放城鄉居民的巨大消費潛力。能否抓住歷史機遇,用5—10年的時間基本實現消費主導的目標至關重要。
走向消費主導,就是要改變消費率持續下降的趨勢,使消費率明顯上升。從現實情況看,未來5—10年走向消費主導可以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在“十二五”時期初步實現消費主導,主要標志是最終消費率從49%提高到55%、居民消費率從35%提高到45%;第二步是到2020年基本實現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主要標志是最終消費率進一步提高到60%以上、居民消費率提高到50%以上。
應當看到,我國的消費需求增大將是一個中長期的客觀趨勢,具備以下基礎條件:
第一,城市化正處于快速推進中。未來5—10年,我國的城市化至少還有10到15個百分點的提升空間,這將釋放巨大的消費能力: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將拉動最終消費增長約1.6個百分點;如果農村人均消費水平提高到城鎮居民平均消費水平的60%,按2009年數據測算,年新增消費規模將超過3.6萬億元;農民工市民化不僅有助于釋放2.3億農民工的消費需求,還能夠拉動相關的投資。
第二,服務業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我國的服務業比重只有43%左右,遠低于世界60%的平均水平。未來十年左右,如果服務業提高15個百分點,將帶來巨大的消費市場。以文化產業為例,2010年我國文化消費僅占GDP總量的2.5%,而日本、韓國為15%左右,美國文化產業比重達到25%,歐洲平均為10%—15%。如果未來五年我國文化消費占GDP比重達到5%以上,將新增約4萬億元的消費規模。
未來我國走向消費主導的增長前景是廣闊的。長期以來,由于習慣于投資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對消費主導的經濟增長目前還存在某些疑慮。有學者提出,由于我國已進入經濟增長階段的調整期,中長期潛在增長率將下降,今后2—3年、最多3—5年,經濟增長速度將由9%左右回落到6%—7%。在我看來,這個估計的前提值得商榷,因為沒有考慮到消費的變化對經濟增長的重要影響:如果消費潛力能夠有效釋放,最終消費率達到60%以上,投資率回歸到正常水平,即40%以下,那么未來10—20年實現8%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是有可能的;如果消費率一直上不去,甚至逐年下降,那么即便投資率上去了,我們也將面臨“低消費陷阱”的挑戰,不僅很難實現8%的增長,還將面臨一系列嚴重的經濟社會矛盾和風險。
走向消費主導的保增長
面對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保增長成為短期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目標,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投資規模。問題在于,保什么樣的增長?如何保增長?在筆者看來,與2008年反危機的投資導向有所不同,近期保增長需要在短期依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為中長期的消費主導奠定基礎、創造條件,原因在于:
首先,投資與消費失衡的狀況難以為繼。國家“十五”計劃曾提出,居民消費率要提高到50%。由于經濟總量導向的增長方式使各級政府把注意力放在了GDP上,這使居民消費率持續下降,到2010年時僅為33.8%,最終消費率僅為47.4%,投資率首次超過消費率。近幾年,投資率居高不下對拉動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我們必須注意到國內市場變化對投資帶來的影響:其一,當前無論是工業品還是基礎設施均面臨著過剩壓力,如果這一格局不盡快改變,積累的過剩產能就有可能被迫以經濟危機的形式強制性地清理;其二,投資產出率持續下降,從1997年的3.17元下降到2009年的1.52元,這不可避免地帶來對投資效益下滑的隱憂;其三,高投資依賴于大量的信貸與貨幣投放,無疑增大了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
其次,消費潛力釋放正處于重要的歷史拐點。與西方國家不同,我國并不缺乏消費潛力,不缺乏經濟增長點。我國已進入公共產品短缺時代,社會需求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以人的自身發展為重點的發展型需求正在全面快速上升,由此帶來了巨大的消費潛力。例如:這些年城鄉居民在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支出不斷增長,其消費占比分別從1990年的32.3%和33.4%增長到2009年的53.01%和53.22%。從這一現實出發,需要研究社會需求結構變化對投資結構的深刻影響,比如:保障性住房需求加大、教育投資需求不斷上升、醫療服務的投資需求還較大,等等。
最后,助推消費增長的投資是有效的投資。保增長需要投資,需要有助于釋放消費潛力、助推消費主導的投資,實現投資轉型。為此需要:第一,調整投資結構。未來幾年的投資應按照需求結構變化的趨勢,加大以保障性住房、教育、醫療等為重點的公共性投資。第二,優化投資資金來源。一方面,政府投資要調整存量,重點是調整國有資本配置,以公益性為重要目標加大國有資本對社會領域的投入;另一方面,要擴大民間資本投入,尤其是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到教育、醫療、保障性住房建設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