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鐵路建設存在趕工期、試運行期過短的現象。但是,不能因為一次事故就對鐵路建設,尤其是高鐵建設盲目猜疑。我們對鐵路事故要重視,但不能因噎廢食。
鐵路建設不能開倒車,發展鐵路是國情決定的。在一定意義上來說,資源環境將成為中國選擇運輸發展模式的關鍵。優先發展的運輸方式必然具備運量大、運距長、成本低、能耗小、占地少,且有一定速度優勢的特點。最合理的綜合運輸結構應該是以最少的土地和能源、資源消耗,最少的投資和運輸費用支出,最少的環境污染,來最大限度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
據此,鐵路還是要加快建設。從能耗上來看,只有鐵路能大規模地使用電能,其余各種運輸方式皆以使用油品為主。如果折算成標準煤,每萬噸公里能耗,水運、鐵路、公路、民航之比約為1∶2∶10∶20。盡管水運是最便宜、最節能的運輸方式,但考慮其時間成本高、又沒有網絡效應,鐵路的比較優勢仍是最明顯的。
如果依賴公路作長距離運輸,2020年中國將有3億輛車,需要10億噸原油來支撐,可我們自己每年才產2億噸原油。而且有限的土地資源既要種糧吃飯,還要蓋房子住人,到時候別說高速公路大堵車,恐怕城里停車的地方都沒有。
加快鐵路建設,難點是錢從哪兒來。有人說,鐵路實行的是計劃運價,賠本運輸了大量戰略物資,是基本公共服務,應該全部由財政撥款建設和維護。也有人說,運輸業應該是充分競爭領域,鐵路應該像民航、公路一樣,完全實行社會融資、商業運營。其實,這兩種觀點都是“一刀切”。中國鐵路網既要有青藏鐵路這樣的賠本也要開通的公益性鐵路,也要有京滬高鐵這樣具有商業價值的線路,不能一概而論。
要解決錢從哪兒來,關鍵是實施鐵路投融資改革。改革的基礎是引入商業性與公益性的評估機制。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的鐵路網不是中央財政拿錢修建的,因為出行是最基本的公共服務。鐵路網形成后,帶來產業發展、就業增多、稅收增加。
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除了國家普速鐵路線外,民間資本考慮到商業價值,有投資地方高鐵的沖動,那么是不是可以考慮實行市場化運營?但是到目前,沒有任何評估機制來劃分哪些線路應該是公益性的,哪些應是營利性的。中國人聰明勤勞了五千年,如今民間資本很充足,一旦體制機制理順了,不差錢。
(人民日報記者 陸婭楠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