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中國人民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中的靈魂,既是對于我們自身的思想道德準則和行為要求,也是我們觀察和評價其他個人和團體的標準,正確處理各種事務、各種關系的科學依據。作為一種系統的理論提出,雖然時間并不太久,但是實際上它早已開始形成,并已經被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所接受,數十年來發揮過并且正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指導并且鼓舞著中國人民,勝利地進行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極大地改變了我國的面貌。
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和不時煥發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基本內容,不是很早就存在著嗎?雷鋒精神以及它在50年來引發的群眾的熱烈呼應,兩彈一星的成功、四川地震救災、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不都是它的很好體現嗎?現在,黨中央和全國人民對于它的論證總結,宣傳倡導,只是在更高的層次上的肯定,是我們認識高度自覺,事業高度成熟的體現。
如果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整個社會主義階段都有指導意義,那么它在當前更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原因就在于我們正在建設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它提供了更多的新機遇、新挑戰。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社會上出現了一陣提倡和崇拜所謂“多元化”之風,例如稱當今的社會是所謂“多元社會”,應當提倡什么“多元價值”之類。其實這類提法含混籠統,很不科學,割裂了“一”與“多”的辯證關系,混淆了“多元”與“多樣”的原則差別;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們還攪亂了我們對當今社會性質和價值觀念的正確認識。問題還不僅僅是一個理論提法,其背后還有一個重要的現實,就是某些違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的東西大量存在。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經濟關系的改變,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中國人民的價值觀念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方面社會主義思想觀念更加深入人心,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另一方面,市場經濟的消極方面,國外資本主義社會里的觀念和文化大量涌入,也刺激和誘發了一些人的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使許多人在價值觀念上出現了“多元對立”,實際上是“多元混立”甚至是非不分,美丑混淆、善惡顛倒的現象,用屈原的話說就是,“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對于這種價值失衡,我們究竟應當持什么態度:是承認其合理合法,任其在社會上自由泛濫;還是應當進行恰當地分析批判,清除其消極作用,引導人民群眾擺脫其影響?我們當然要分清是非,旗幟鮮明,也就是說,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標準,作為鏡子,識別現實世界中的是非對錯,榮辱美丑,先進落后;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我們的靈魂和主心骨,支配我們的言論行動;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旗幟,引領時代前進。
我們知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雖然已經確立,但是它還需要不斷地補充完善,甚至在形式上也需要進一步提煉,用最簡潔的語言準確的概括出來,以便讓大多數人都能記得住,許多同志在這些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我認為這里最重要的還是要研究和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深刻內涵和它的基本內容,例如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位置,與我們的科學發展觀的關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應當包括哪些基本部分,對于我們整個國家和社會的要求是什么,對于我們每個個人的要求又是什么,如此等等。當然,這里更重要的是行動,是實踐。應當總結我們以往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而取得成功的經驗,以及因為淡化它而帶來的教訓。從廣大人民群眾的實踐中,探索出如何提高我們的自覺性,把它貫徹在我們的一切工作中去的規律。至于理論概括和語言表達方面的準確精煉,也許還需要再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討論,不必急于求成。要知道,當年資本主義提煉他們的價值觀,用所謂“民主”、“人權”、“自由”,也是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他們的“成功”和普及,也并不單單是由于他們概括得準確、簡潔,易于被人們所把握;而是因為它能夠反映和代表資本主義的意愿,特別是在資本主義革命初期反對封建主義的要求,如今更能夠掩蓋資產階級自己的特殊利益,具有很大的欺騙性所致。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一定歷史時期,只能用一種意識形態、思想道德作為中心來統領和指導,整個社會只有形成共同的精神和靈魂,才能團結一致,發展進步,幾千年前人們已經懂得這個道理。所以當周武王伐殷時,他分析形勢說:“受(即紂)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今天,我們十三億中國人民,也要同心同德,在統一認識、統一思想的基礎上,建設好我們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完成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日前結束的全國兩會,人們關注的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表面上看,似乎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關系不大,其實這里處處都存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和貫徹問題。不必說我們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歸根到底是要靠人民,靠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下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和努力,就是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所特別需要的文化科技、思想道德,尤其離不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導。不說別的,今天的發展經濟,不能只是靠多投資和賣力氣等老方法,而是要創新,改變發展方式;如今中國人民的民生已不只是追求吃飽穿暖,而且還要有一個互助友愛的環境,誠實守信的氛圍,這些,離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沒有傳統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沒有社會主義榮辱觀,都是無法實現的。事實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離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導,社會不會發展進步,人民群眾不會得到幸福和快樂。
(陳 瑛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倫理學會名譽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