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的概念,源于德國法蘭克福學派阿多諾和霍克海默在《啟蒙的辯證法》中提出的“文化工業”,在后工業社會與文化消費市場不斷擴張的影響下,這一概念與消費文化、視覺文化、電子文化等結合起來,逐漸在西方文化研究中發展成為一門顯學。具體到中國,文化產業研究還是一個十分年輕的學科,經過老中青學者十余年的艱苦求索,這一新學科、新理論從無到有,已有較大的規模與影響力,并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這些研究在學科上涉及到中國文學、歷史學、藝術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在內容上涉及到WTO、“走出去”戰略、可持續發展、新媒體、影視產業、新聞出版、旅游業、會展業等,在操作層面上涉及到政府、企業、商業流通、科技園區、傳媒機構、民間組織、文化個體戶等。由于中國文化產業起步晚、發展快,文化產業研究距離一門具有穩態知識譜系的規范學科還有一定差距。
從結構上看,是“單體”研究多,而“整體”研究少。相關研究主要以具體的文化產業領域,如出版、演藝、旅游、新媒體等為中心展開,但對文化產業作為一個整體性的產業形態與學術形態的綜合研究比較缺乏。其后果是使文化產業研究陷于“單打獨斗”的初級形態,理論譜系與學科體系的建設一直比較薄弱。
從功能上看,是“實用”研究多,而“理論”研究不足。相關研究主要局限于對文化產業的“跟蹤”和服務于文化產業的市場拓展需要,有些則主要是簡單的新技術、新概念介紹,以及相關市場調研的數據發布,而以文化產業基本理論問題、學科框架體系、內在規律等為對象的基本理論研究一直處于次要地位。基礎理論研究盡管不直接表現為文化產業的產值與利潤,但由于只有它能夠提供一種基礎性的“系統設置”,所以在實踐中是絕對不應繞開的。
從學科上看,結構上的 “單體”化與功能上的 “封閉”化,產生的最大問題是缺乏深入的和跨學科的研究成果,這與文化產業在理論上的多學科性,以及在實踐上的高度綜合性是嚴重不對稱的。以新媒體文化產業為例,作為一種高度綜合性的高新科技,新媒體從一開始就存在著媒介融合的趨勢。 2000年,為了研究這一趨勢,美國佛羅里達州曾啟動了坦帕新聞中心。但這個試驗樣本之所以未取得預期的成功,主要是相關學科之間缺乏跨學科融合與多學科合作的機制。在中國,這一方面的問題更加明顯。如文化產業在管理與經營上與政府、商業機構、技術研發中心聯系密切,在內容上與哲學、社會學、文學、藝術學、美學、歷史學等人文學科相關,在創意與推廣上又涉及到新聞傳播、影視制作、藝術設計、數碼技術等領域,這些學科和領域之間長期以來形成的壁壘,也是導致中國文化產業綜合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如何通過文化產業的學科體系建設,促進與之相關的各學科的視界融合與學理綜合創新,是目前文化產業學在理論上可持續發展,以及在實踐中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更有效的智力支持的關鍵所在。
從空間上看,由于西方文化產業理論研究與產業發展在前,并成為全球性的主流話語,目前中國的相關研究主要停留在學習、譯介的初級階段。同時,由于落后現狀導致的焦慮和學習中的急功近利,還形成了有些方面信息過度而有些方面信息嚴重短缺的后遺癥。因而,如何全面地了解西方文化產業發展的真實情況,系統地掌握西方文化產業的理論進展,以便為建構與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先進理論體系提供全面的資源與參照,也是決定中國文化產業發展以及提升國家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的現實任務。
如何通過具有中國經驗和理論原創解決文化產業研究中存在的這些問題,不僅決定了我國文化產業能否在科學理論指導下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也直接關系到文化部 “倍增計劃”的增長質量及其社會效益,是當下必須加以認真對待和需要先行解決的理論與現實問題。
(劉士林 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都市文化與傳播研究院院長、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