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走廊成為城市“緑肺”
近年來,南京處大力推行綠色出行理念,大力發展公路綠化。“十一五”期間,南京公路實施“綠色通道”工程,在國省干線綠化上投入上億元,建設了3700畝的公路綠地,打造了323公里的綠色長廊。綠色走廊上,總計生長著120多萬株各類樹木及灌木。在樹種選擇上,南京公路部門著重選取欒樹、合歡、雪松、廣玉蘭、櫸樹、樸樹等本地樹種,這些鄉土樹種不僅價格便宜,而且適應南京環境,易于種植成活。據計算,南京“綠色通道”每天可以吸收250噸二氧化碳,每年可以吸附4000萬噸粉塵,蒸發120萬噸水,為南京地區的生態環境做出不可忽視的貢獻。同時,合理搭配的綠化帶可以吸收噪音7%以上,對保持邊坡水土也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中分帶的綠色植物則可以有效緩解駕乘人員視覺疲勞,舒緩緊張情緒。在夜間能夠有效阻隔對面車輛的遠光燈,大大減低交通事故發生率。公路綠帶組成優美景觀
與此同時,該市公路綠化的方式也逐漸由以前的成排成行,演變成為多層次、立體式、園林式立體景觀設計。
該處結合水網路段、集鎮路段、丘陵石方路段等不同地形地貌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綠化設計與布置,采用多層防護與生態植被防護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邊坡治理,對沿線挖方段、互通立交的綠化景觀進行綜合規劃,結合沿線歷史文化景觀運用園林設計中的“通”、“透”、“封”、“露”、“借”、“迎”等手法,與沿線民居、田野景觀有機融合,力求公路與周邊環境協調一致、無縫對接、融為一體,努力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2007年完工的123省道雙貍線,2009年完工的江南、江北沿江高等級公路,243省道等工程,都是立體景觀設計的成功范例。
“環城玉帶”彰顯城市文脈
今年,南京的122省道改擴建工程和繞城公路城市化改造工程花神廟至鐵心橋段將持續向前推進。兩項工程預計綠化費用8000萬元,數以十萬計的林木將栽種在彰顯城市文脈的新公路綠化帶中。
繞城公路城市化改造工程將致力于打造一條“環城玉帶”,自東至西將分為“文化凝聚”、“文明傳承”、“時代飛越”三個區域--
瀕臨紫金山路段突出“文化凝聚”,以山體為大背景展現南京古老文化的沉淀,給人們對城市文明以無限的遐想。臨近老城區的路段重在突出“文明傳承”,從南京特有的“秦淮文化”、“明文化”中提取元素加以現代運用,展現新老文化傳承與演變。河西濱江區域為南京最具活力、最有時尚氣息的地塊,沿路景觀主要反映現代濱江風采,展現“時代飛越”。
傳統的繞城公路已成為南京人心目中的“城墻”,是區分“城里”和“城外”的界線。“隨著南京城市的不斷擴張,這樣的區分已經顯得不合適,為此繞城公路的改造將會放緩邊坡,增加綠地面積,通過綠化帶造成視覺上的緩沖,讓“城墻”變成為平緩的林坡,使繞城公路內外連成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