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中國,“道德資本”(moral capital)問題緣起于對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經濟與倫理這一基本社會范疇的思考,它是當代中國語境下倫理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
1“道德資本”概念提出的歷史背景
“道德資本”是20世紀90年代末在中國倫理學界出現的概念。此后,“道德資本”問題開始受到國內學術界更為廣泛的關注。
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實踐,中國倫理學界提出“道德資本”概念,大體上存在兩大基本緣由:其一,中國市場經濟發展中的道德問題凸顯,道德建設任務艱巨。改革開放通過體制機制變革推進中國市場經濟向縱深發展,同時又將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困境、瓶頸日益明顯地呈現在人們面前。“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豬肉、“染色饅頭”等事件的發生與行業監控標準的制度缺失存在關聯,但更可能是全社會道德倫理水準失范的后果。人們從實踐中深切感受到,市場經濟建設決不簡單地只是一個成文制度的規范完善問題,而是一個規范力量如何在人類社會生活實踐中引導的問題,從更深的層次上講就是一個道德內力引導與通過成文制度安排所呈現的利益外力誘導的一致性問題。其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普遍存在著“價值危機”。發端于經濟領域的市場改革一定程度上顛覆了部分中國人固有的精神觀念,引發了一些學者對于道德現狀的憂慮。道德是人類對于價值確定性的追求,重建道德精神世界,就是要解決中國人內心的價值確定性。從這個意義上講,“價值危機”問題的解決將直接關系到中國改革開放的最終成功。
因此,一方面,改革開放所催生的市場經濟發展的困境,促使人們更進一步思考經濟發展的價值導向問題;另一方面,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帶來的負面效應迫使人們關注精神世界問題,重建內心的價值確定性,進而延伸至包括經濟生活在內的社會公共生活領域。在這兩方面因素的合力作用下,道德成為解決經濟發展價值引導的契合因子,誕生了“道德資本”的概念。
2 道德何以可能成為“資本”
近年來,“道德資本”又是倫理學界引起較大爭議的全新概念。以王小錫教授等人為代表的國內部分學者把道德解讀為一種資本;以鄭根成為代表的部分學者則認為道德并不是獨立的資本實體。不難發現,引發爭議的焦點基于這樣一個判斷,即道德是一種資本。
“資本”是經濟學中一個極為重要的語匯,對其解讀應該回歸到經濟學的邏輯起點那里,即“理性經濟人”。理性經濟人中的“經濟人”是指單純追求自利的行為主體,而“理性”則是指行為主體在決策時對信息的完全掌握,并且能夠在精確計算決策結果的前提下實現自利效用最大化。追求自利是經濟活動的顯著形式。從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史來看,經濟與價值的分離減少了人為的主觀束縛并釋放經濟增長潛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歷史選擇的必然。但這樣做的后果就是,人成為不關心終極目的、完全逐利的經濟動物,整個經濟制度被看成是龐大復雜的機器,離“人之為人”愈行愈遠。
導致詬病的緣由并不是資本自身的過錯,而在于我們對“理性經濟人”中“理性等于自利”的偏見認知。人是多面理性的復合體,既包括經濟理性,也孕育著道德理性。從倫理學的角度來看,任何經濟行為都是涵蓋道德的人類行為。正因為如此,亞當·斯密在其著作《道德情操論》(1759)中,基于人性本善的假設,把源于人的同情的利他主義情操視為人類道德行為的普遍基礎和動機。自利最大化只是理性的一部分。理性還應該涵括非自利目標的獲取,只要這些目標被認為是有價值或愿意追求的目標。人們的經濟行為可能與自身利益訴求有關,但同時也涵蓋著文化、倫理、智識、審美或情感等方面的理由。在人類自主意識日益強化的今天,該為理性“正本清源”了。
“道德資本”并不是簡單地在資本的意義上解讀道德,而是在“人”的意義上重新理解資本。因此,道德何以可能成為資本的首要前提就是更加準確地把握和理解“理性經濟人”中的“理性”,回歸人性來闡釋“理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把握和理解的過程中,我們既要反對“經濟學帝國主義”,亦要對“道德中心主義”保持必要的警惕。
3 “道德資本”是當代中國語境下的“經濟正義”問題
長期以來,學界有一種觀點主張包括資本運作在內的一切經濟活動都與價值無涉,強調經濟活動的完全獨立性。事實上,只要存在經濟活動,就必然蘊藏著風險。道德風險(moral hazard)是經濟活動中資本運作的伴生物,即行為人在最大限度地增進自身效用時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舉動。由此看來,完全與道德倫理等價值無涉的經濟活動似乎并不存在。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對“道德資本”的討論除了考察一切資本的共同屬性之外,還必須明確指向當代中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正義”問題。因為這也是“道德資本”的題中應有之義。
“道德資本”概念出現的基本歷史背景表明,這一概念從其出現時起就承負了一種歷史使命:推進中國的經濟倫理建設,并通過制度性安排的規范力量改善既有的市場價值導向狀況。由此,我們對“道德資本”的探討不應該停留在如何論證道德也可以成為資本的一般意義,而應邏輯地向兩個方向深入:其一,深入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一當代中國社會體制建設問題,價值規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其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視野中理解并加強“道德資本”建設(或者更進一步說是價值導向問題),反思道德規范自身的合理性及其有效性,通過改變事實上對人們日常生活起支配性規范作用的制度性安排來影響人們內心的價值確定性,重鑄道德共識。
然而,遺憾的是,在其后學界關于“道德資本”的思考中,可能是囿于字面上理解等方面的原因,蘊含在“道德資本”概念中的兩個更深入的發展方向均被不同程度的忽視、模糊。
根據“道德資本”概念提出的歷史背景及其歷史承負,根據對道德何以可能成為資本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道德資本”的核心是揭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的價值屬性及其價值功能,其主旨是指向“什么是應然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一個應然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應當是怎樣的”、“何以可能”等問題。它是當代中國語境下的“經濟正義”問題。因此,全面深刻理解“道德資本”背后更深層次的價值進路,是我們更進一步研究“道德資本”的必要條件。
(邢國忠 作者單位: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