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南省汝州市往西,在公路兩側停靠著面包車、越野車、市政灑水車、市政園林綠化車、小轎車、油罐車等各種車輛。這些車輛都是報廢車輛經過翻新改裝后重新出售的,它們的“出廠商”就是道路兩旁的各戶農家。據3月21日《中國青年報》報道,在這10公里道路的兩旁,基本家家都從事汽車改裝。由于拼裝車市場規模很大,這里被戲稱為“中國三汽”。
坐上這樣的“改裝車”,連基本的安全都得不到保證,令人心驚。更為可怕的是,這些組裝車大多流入農村,有些竟然被當做校車來接送學生。然而,在心驚肉跳之后,筆者感到更多的是憤怒和不解。
不解之一,報廢車輛的零件如何能夠順利地流到黑工廠?國家對報廢車輛管理有嚴格的規定,除了強制報廢、強制回收、強制切割外,明令禁止報廢車輛零件以任何形式重新流入市場,為什么在當地買賣報廢車輛零件卻如此自由?
不解之二,“改裝車”如何能夠在當地順利生產并流到市場?從報道的情況不難看出,當地已經形成了生產“改裝車”的產業鏈。面對綿延10公里的“生產規模”和種類齊全的車型,別說生產、運輸、銷售的組織者,就連身在其中的普通打工者都心知肚明,監管部門的信息難道就如此閉塞?
不解之三,“中國三汽”為何能夠一步步做大?國家對“改裝車”的打擊一直在持續,非法出售組裝改裝汽車早已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生產者、銷售者、管理者不可能不知道。當地政府雖然也曾對此進行過整治,但“有關部門一查,拼裝車的生意就會匿跡,但過段時間,還會照常開業”。這種現象的產生,與監管部門履職不作為、執法不到位直接相關。
應當說,只要監管部門在“改裝車”的零件來源、加工制作、運輸銷售、日常監管哪一個環節上稍加重視,這樣的非法車輛要想流入市場都是不可能的,更別說形成“中國三汽”這樣的規模了。但遺憾的是,如此多的職能部門、如此多的監管環節,在現實生活中卻常常形同虛設。它的背后是地方保護主義抬頭、部門利益作祟、監管人員放縱不法行為,這才是真正可怕之處。
面對帶著地方保護主義烙印的“中國三汽”,人人都是輸家。管理者失去公信力,消費者失去應有的保障,而靠制售“改裝車”發財者,最終也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逃脫不了法律的嚴懲。看來,從根本上杜絕制售“改裝車”的不法行為,鏟除“中國三汽”的生存土壤,一方面要徹底打掉地方的“保護傘”,看好自家的門,管好自家的人;另一方面要加大查處力度,依法懲治不法者。這兩手都得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