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進中,男,湖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我國“工業外貿”創始人,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教授委員會主任,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
年年都有“3·15”,歲歲主題不相同。今年“3·15”的主題是《消費與安全》,為什么要確定這么一個主題?我想,大家都應該是心知肚明的。
消費,有“生活消費”與“生產消費”之分,“消費者權益”語境下的消費,當然是指“生活消費”,即人們日常的衣、食、住、行、用。而當下,人們最為關心的是“食”,即通過嘴巴進入人體的消費——“食品消費”,所謂“消費安全”,實質上是指“食品安全”。
但人們往往疏忽了另外一種更重要、更基本的“消費”存在,那就是經過鼻孔進入人體的“消費”——“空氣消費”。從古至今,人們都在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何謂“天”?“天”者,“天空”也,“空氣”也。我們記住了那個“食”,卻遺忘了這個“天”,對應于今天“消費安全”這個主題,我們也就缺少了一個暫且把它稱之為“呼吸安全”的概念。
“空 氣”,是人類生存的第一條件,生命與空氣形影相隨,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呼吸就是生命”。經驗告訴我們:一個人可以在數日內不吃飯、不喝水。當然,由于各 人的身體情況不同,生命的存續時間可能會不一樣,但總是以“小時”計算的。但倘若一個人隔絕空氣不呼吸,不管其體質如何好,肯定只要幾分鐘,便會窒息而 亡,它是以“秒”來計算的。
人 們常說的“空氣”,實際上它不是“空”的,而是由氧氣等不同組分合成的“潔凈空氣”。但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不斷發展,石化能源、石化資源的廣泛開發利 用,“生產消費”中產生的大量有害物質,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氮氧化物、臭氧、可吸入顆粒物等被排放到空氣中,擠占了潔凈空氣的空間, 改變了空氣的正常組成,當進入大氣的污染物,超過大自然的自我凈化能力時,“空氣質量”就會變壞。
空氣質量的下降,已經嚴重影響人們的“呼吸消費”,成為“消費安全” 一個十分值得關注的領域,一個亟待重視的“消費者權益”。比如,來自燃煤電廠、飛機、機動車尾氣排放和建筑揚塵等領域的可吸入顆粒物,特別是PM2.5, 雖然它只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它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 質,可深入到細支氣管和肺泡,導致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誘發肺癌及心血管疾病。
空氣質量問題不僅影響“呼吸安全”,它還通過降雨等形式污染農作物的生態環境,進而影響“食品安全”。再擴大分析,近年來許多國家和的地區干旱與暴雨并存,變冷與變熱等惡劣氣候交叉,以及各種次生災害的頻發,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大氣污染與空氣質量問題。
“空氣質量”與“呼吸安全”如此重要,那為什么到現在才意識到這一問題呢?這與“空氣”的特性有關。除了“無色”、“無味”等物理學性質外,下面的三大經濟學特性,妨礙了“空氣”進人們的關注視野:
其一是,“無價性”。潔凈空氣是“自然恩賜”的、客觀存在的,是“張口即得”、無需成本的,它不是“勞動創造”的,故而,按照我們傳統的“勞動價值論”理論,它是沒有“價值”與“價格”的,不僅如此,我們對其他學派的研究,還總是冠之以“庸俗”二字而嗤之以鼻的。
其二是,“無限性”。空氣的供應量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它是無需人們選擇與配置的“無量”資源,而“稀缺性”是經濟學的出發點,它只研究“有限資源的合理配置”,不僅如此,經濟學在解釋“有限資源”這一概念時,往往還特意追加“除了空氣和水”這一強調語。
其 三是,“無主性”。空氣是“流動”的,是“來無蹤,去無影”的,產權邊界是模糊的,在科斯(RonaldCoase)以前,“無主”資源從沒有進入經濟學 研究范疇。因此,《京都議定書》下的國際氣候談判,一直波波折折;歐盟提出的航空碳排放問題,國際上的質疑聲不絕入耳。
其 實,隨著低碳、生態等現代理念向經濟學的滲入,空氣的“三無”特性正在朝“三有”轉化。首先,“價值”概念正在豐富它的內涵,現代勞動在為人類創造巨大物 質財富時,也在給大氣等自然環境造成重大破壞和損失,在創造“正價值”時,也在創造“負價值”,從而使得潔凈空氣逐步從“無價性” 變為“有價性”;其次,人類作為“無限”資源的空氣,以前是指“潔凈”空氣,而一旦引入了“負價值”的污染概念,潔凈空氣便由“無限”資源變成“有限”資 源,這一點可能很與當年講“水”是無限資源,現在到處在講“水危機”相似;最后,空氣的“流動”是有時滯性的,是會受到各種地面物體阻擋的,越是有害物越 是靠近地面、接近人類的,為什么農村的空氣一般要優于城市、大城市,特別是城市群?這正說明空氣流動的“有主性”,或者叫區域性。
總 之,我們要盡快從理論上把“呼吸消費”納入經濟學,特別是消費經濟學的研究范疇,要增加經濟學的人本理念、道德情操;要盡快轉換以GDP為中心的經濟增長 方式,具體到我們湖南,我們要把“兩型社會”的口號變為行動,尤其要注意控制煙草業、鞭炮業、鋼鐵業的發展,而最為基礎的是,減少石化能源、石化資源的消 耗,把傳統農業轉換為新型能源產業,以保證我們在向現代化進程中的“消費安全”,既包括“食品安全”,也包括“呼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