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三分之二城市空氣或不達新標
時間:2012-03-05 09:54:11
來源:健康報網
本報訊 綜合新華社消息,我國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已正式發布,新標準增設了PM2.5平均濃度限值和臭氧8小時平均濃度限值,污染物控制項目實現與國際標準“低軌”相接。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到去年底為止,我們國家已經具備對PM2.5和臭氧監測條件的城市有56個,有監測設備169臺/套;同時具備PM2.5和臭氧監測條件的有50個城市。”吳曉青說。
他介紹,PM2.5的監測方法有手工法和自動監測法,其中手工法是標準規定的基準方法,自動監測方法要和它進行比對和校正。“無論是手工法還是自動監測方法,在技術上都是成熟的,也是國際上通用法。”
吳曉青表示,為了科學地監測PM2.5,將調整和優化我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合理布局全國環境空氣的監測網絡。經初步測算,在“十二五”期間,我國要建設近1500多個監測點位,前期需要的投入將超過20多億元,每年新增的費用也將超過1億元。
針對國外駐華使館對PM2.5進行監測和發布的情況,吳曉青表示,一個城市每天的空氣質量應該按照監測技術規范的要求,由多個監測點位日均值、多項監測指標來對照標準進行綜合評價才具有代表性,這是包括國外同行都知道并遵循的原則。簡單以PM2.5的日均值標準來評價小時的空氣質量的做法,不符合國際通行的相關技術規范,不僅不能反映該地區真實的空氣質量狀況,更不能反映整個北京市的空氣質量狀況。“按照新發布的技術規定,北京市將實時發布每個監測點位的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六項污染物的濃度和空氣質量的分值數,監測結果會更全面、更具有代表性。”吳曉青說。
吳曉青還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實施后,我國將有三分之二城市達不到空氣質量要求。“這說明我們面臨嚴峻挑戰,也說明大氣污染治理任務非常艱巨,要經過長期不懈努力才能改善我國的環境空氣質量。”
吳曉青表示,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不能達標,并不意味著這些城市的環境空氣質量惡化,而是因為標準加嚴、提高了。
他說,為了實現空氣質量早日達標,目前環保部正在抓緊組織編制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在改善城市空氣質量的基礎上,重點解決PM2.5和臭氧等突出的區域大氣污染問題。
“通過優化產業結構、改善能源結構、實施多污染物等協同控制,加強工業污染治理和機動車尾氣控制,有效削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力求到2015年使一些重點區域城市的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指標得到改善,PM2.5、臭氧等區域性的大氣污染得到初步控制。”他說。
另一方面,他表示,按照《大氣污染防治法》的要求,各地政府應當制定城市達標的規劃,采取更加嚴格的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措施,努力改善空氣質量,按期實現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