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城市規劃綜合引領
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在“一心三極”引領下,港城的城市發展空間框架以連云新城為核心,以花果山大道、大港路和產業大道溝通城市主片區,形成“一中心,三區域”空間結構。一中心為連云新城,三區域為連云區域、新海區域、徐圩區域。同時,將連云新城、新海城區、龍河核心商業區三處作為城市發展重點,將濱河新城、西鹽河片區、海州古城區、連島度假區列為城市重要組團,共同構建“一中心三區域三重點多組團”空間布局結構。
完善城市產業布局。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打造的是以新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三新一高”為主體的高新產業集聚區,以物聯網等新興產業為主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徐圩新區作為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先導區,重點發展成為以石化、鋼鐵、能源、物流等為主導的臨港產業基地;新浦開發區和海州開發區則將產業定位為都市型產業;連云開發區以板橋工業園為主體并適時拓展,產業定位以鹽化、金屬材料、物流產業等為主。
深化城市規劃體系。到2015年,城市組團、城市軸線、主次干道和重要節點的城市設計實現全覆蓋,明確城市及功能片區建筑風格、色彩、空間、公共設施配套要求,并從空間布局、建筑效果、周邊環境進行把控,對建筑風格、外裝材質、外立面附屬構件進行精細化管理。同時,嚴格規劃實施管理。建立健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制度,使城市建設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大力推進中心城市建設
進一步加快城市組團建設,堅持市、區兩級聯動,集中優勢資源,突破重點片區,推進各個組團快速形成規模。其中,市級層面如東部城區正集中精力抓好連云新城建設,近期在著力加快8平方公里的新城商務區建設,實施7個陸域形成項目、27個市政工程和海州灣商務中心、文體中心等3個公用建筑項目。計劃年內完成城建投資21億元,全面拉開建設框架。
進一步加快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建設,用3年時間完成老城區所有主干道改造出新,構建“南北相連、東西貫通、中心成網、外圍成環”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其中今年要全面建成連接新海城區與連云城區的快速公交一號線,“十二五”期間市區形成快速公交網絡,并啟動建設城市輕軌。
進一步加快城市公用基礎設施建設,按照現代化城市標準,不斷完善電力、通信、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抓好河流治理、水庫除險加固、城市防洪排澇等重點水利工程,新建城市污水管網50公里,實現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3%。
進一步加快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建設一批商務辦公、文化休閑、醫療衛生、餐飲娛樂設施,打造滿足群眾需要的商貿圈、健康圈、文化圈;加快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不僅要突出“點”、培育“線”,還要打造“塊”,“點”即加快建設振興時代廣場、興隆裝飾城、光伸置業購物中心等一批重點商業設施和康達學院、廣播影視文化產業城、全民健身中心、市公共衛生中心等一批公共建筑;“線”即在新浦、海州、連云三區各建設一條1公里以上的集餐飲、美食、休閑、娛樂、購物于一體的特色街區;“塊”即加快建設蘇寧廣場、嘉瑞寶廣場、新蘇天地商業廣場等一批城市綜合體,努力構筑生產生活服務的高地。
進一步加快城市特色打造,努力彰顯山海風貌,打造海濱城市獨特形象;綜合保護利用海州古城、連云古鎮等,打造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的歷史文化街區;深入挖掘山海文化、西游記文化,增強城市歷史文化厚重感……不僅如此,我市還將全力推進花果山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快速提升港城的旅游形象和知名度。到2015年,初步形成具有連云港特色、歷史底蘊、時代特征和文化內涵的城市風貌。
進一步加快節約型城市建設,推進建筑工業化、住宅產業化和低碳生態城區建設,新建建筑全面實施65%的節能標準,建成一批低碳生態新城區,加大節水型城市創建力度,加大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促進城市空間從地上到地下、從平面到立體的轉型發展,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率達到10%以上。
全面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水平
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現代化水平,加強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設,完善城市智能化信息系統,建立12345政府熱線、軟環境投訴中心和電子監察系統信息共享平臺,快速高效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同時完善數字化城管體系;進一步提升城市整體創建水平,以“四城同創”為抓手,實施生態公園和老城添綠工程,實施碧水藍天行動,以背街背巷等為重點加大市容環境整治力度,有效改善主城區交通擁堵、占道經營等狀況,用三年時間基本消除棚戶區和“城中村”;進一步提升房地產市場調控水平,增加中小套型、中低價位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給,不斷拓寬保障房源供應渠道,到2015年,全市新建租住房3000套,新增公共租賃住房1.8萬套,新建經濟適用住房1.2萬套,城鎮家庭住房成套比例達90%以上,住宅小區物業管理覆蓋率達85%以上;進一步提升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水平,對于連續發生質量事故的企業加大處罰力度,加強對普通商品住房、保障房工程質量監管和督查,建立專門投訴舉報中心,建立清除機制和黑名單制度、極大失信懲戒力度,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有效保障建筑工程質量。
加強城市資源整合和有效利用
依據系列文件意見,我市將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堅持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加大土地開發和土地儲備力度,建立城市規劃與土地儲備聯動機制,嚴格控制城市土地開發利用規模,加大違法用地查處力度,規范土地出讓收支管理;要科學安排建設時序,集中資源把城市片區做好,優先搞好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統籌兼顧老城改造和新區開發,讓廣大市民盡快看到城市發展變化,盡快享受到城市建設成果;要充分發揮國有投融資平臺作用,支持國有投融資平臺做大做強,增強籌融資能力,同時建立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制度,加強對國有投融資平臺運營監管,防范和化解投融資風險。
統籌推進城鄉建設
推進縣城和中心鎮建設,到2015年,四縣縣城人口均超過30萬人,注重挖掘歷史等,彰顯城鎮個性和魅力,扶持主動產業,完善公共設施,對重點中心鎮實施“擴權強鎮”,建成一批工業強鎮、現代農業大鎮和鄉村旅游名鎮;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穩妥引導農民向規劃布點村莊有序集中,對物質基礎較好、基層班子較強的地方優先地合村并點,并積極采取市場化運作模式,新建50個省級“康居示范村”,帶動500個規劃布點村莊達到康居鄉村建設標準;推進村莊環境整治,用3年時間對全市村莊環境進行綜合整治,全市新增30萬農村飲水安全人口,新建20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和垃圾中轉站,全市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