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憲平:面向未來的中國城鎮化道路
時間:2012-03-02 11:46:31
來源:求實 作者:徐憲平
從工業革命以來的人類發展史看,一國要實現現代化,在推進工業化的同時必須同步推進城市化。現代化既是經濟結構轉型的過程,也是社會結構轉型的過程。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要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堅定不移、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
一、城鎮化是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城鎮化事關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是轉變發展方式、擴大國內需求的戰略重點,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
城鎮化是雄厚的內需潛力不斷釋放的過程,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必須以城鎮化為依托。中國城鎮化正處于深入發展階段,蘊含著巨大的內需空間。據有關預測,到2030年中國城鎮化率將達到65%左右,這意味著有3億農村人口進入城鎮工作生活,這將帶來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深刻變化,帶來城鎮消費群體的迅速擴大。目前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是農村居民的3.6倍,將3億農村居民轉為城市居民,按現在城鄉居民實際消費水平計算,中國居民生活消費支出將新增3.5萬億元,占目前居民消費總量的26.3%。同時,滿足人們進城需要的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住宅建設等,更具有廣闊的增長空間,將為擴大內需提供最強大、最持久的內生動力。
城鎮化是生產要素在區域空間合理積聚的過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必須以城鎮化為載體。近現代以來經濟發展的一個普遍規律是,沿海國家的經濟發展,多從該國沿海地區開始,然后沿著內河向內地延伸。中國也在經歷類似情況,改革開放30多年來,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率先開放發展,在形成外向型經濟格局的同時,也形成了人口經濟集聚程度較高的城市群,有力地帶動了東部沿海地區的快速發展。而處于內陸的中西部地區發展相對滯后。2010年東部地區城鎮化率平均達到60%,而中部、西部地區城鎮化率平均只有45%和41%。在中西部地區一些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的區域,加快培育發展新的城市群,促進經濟增長和市場空間由東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
城鎮化是農村人口生產生活方式發生轉換的過程,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矛盾必須以城鎮化發展和新農村建設雙輪驅動為支撐。農村人口過多、農業水土資源緊缺,使土地規模經營難以推行,傳統生產方式難以改變,這是“三農”問題的根源。中國人均耕地資源僅0.09公頃,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資源僅2090立方米,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破除這一矛盾必須超越農業和農村的層面,堅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方針,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隨著農村人口逐步向城市轉移,農村居民人均資源占有量會相應增加,農業生產效率和商品化率可以得到提高,有利于提升農業生產規模化、市場化水平,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從根本上增加農民收入,有力推動新農村建設。
二、中國城鎮化步入轉型發展新階段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鎮化經歷了一個起點低、速度快的歷程,取得了顯著成效,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城鎮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率大幅提高。1978年到2011年,城鎮人口從1.72億人增加到6.9億人,城鎮化率從17.92%提升到51.27%,達到世界平均水平。
二是城市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形成若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城市群。1978年至2010年,城市數量從193個增加到657個。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不足4%的國土面積,集聚了18%左右的人口,創造了40%左右的國內生產總值,成為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主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