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幸福城市引起熱議
2月28日19時左右,學者侯寧在新浪微博上公布央視的調查結果,“中國大陸居民感覺最幸福三城市分別為:合肥、太原、拉薩。調查樣本為郵遞員隨機抽調10萬人戶。大家議議。”
據央視網站資料介紹,《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是由中央電視臺聯合國家統計局、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聯合推出的、中國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民間調查和媒體調查活動。這項調查最終形成媒體視角的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報告,傳遞中國百姓的真實心聲,為國家政策制定和商業決策提供科學依據。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從2006年開始推出,今年是第六年。
2月28日晚,“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舉行數據頒布晚會,并計劃于3月初播出。但作為嘉賓的侯寧,搶先在現場公布了部分調查結果。微博一經發布,便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調查結果源自一道題
合肥是怎么評上“最幸福城市”的呢?
據央視網站資料介紹,經濟生活大調查的調查方式為:將調查問卷印制在明信片上,借助中國郵政網絡,面向全國31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104個城市和300個縣發放,調查全國10萬戶家庭的經濟主張。調查內容包括全年經濟印象、百姓收入支出、投資理財、市場熱點、民生焦點、百姓幸福感等。
記者在網上找到了一份問卷,一共20題,與幸福最直接相關的是第13題和第14題。其中,13題問“您對目前生活的感覺”,并提供五個選項,分別為:很幸福,比較幸福,一般,比較不幸福,很不幸福。14題則問“您認為影響您幸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并提供“收入水平、健康狀況、婚姻或感情生活狀況”等十個答案。
昨天下午,記者采訪了“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欄目的一位編導。她告訴記者,主要就是根據13題的填寫結果評出來的。比如說,北京發100份問卷,8個人感到幸福,合肥發100份問卷,28個人感到幸福,那合肥的幸福感就更高了。她說,樣本框都是經過科學研究制定出來的,最后結果也完全是按照調查對象的填寫結果計票得出來的。不過,由于節目尚未正式播出,合肥究竟得了多少票,欄目組目前不便提供。
幸福與心理預期有關
合肥、拉薩、太原等中西部地區的城市,為什么會普遍比沿海發達地區的城市幸福感更濃呢?這位編導解釋說,這里的幸福,主要是一種心理感受,更多的是主觀因素,比較“個人化”。跟一些沿海地區相比,這些城市的居民心理預期相對較低,因此也容易感到幸福。有的發達地區城市居民收入雖然較高,但跟預期相比差距仍大,因此不覺得幸福也很正常。所以,就出現了合肥拉薩比北京上海幸福感更高的結果。
實際上,在此前連續五年關于幸福感的調查中,西藏的居民都位列最具幸福感的前三位,并且四年都是全國第一。另外,在大調查啟動儀式上,也有嘉賓表示,對幾年的調查結果分析得出,山東、安徽、吉林等地幸福感都比較高。
市民的感受各不相同
昨天,侯寧的微博引來眾多網友轉發和評論。網友“家元春色”就說:“沒想到一不留神居住在最幸福的城市。”網友“最后絕地”則表示:“這是開玩笑嗎?”還有網友表示:“不知不覺被幸福了。”“我拖了合肥人民幸福的后腿”等。
也有網友支持這一結果。網友“翟凌云微博”說:“合肥確實讓我感到挺幸福,但沒有想到能排第一。”“逃跑的年糕”還直接表示:“合肥!我覺得超幸福!”
“如果調查到我,我也會填幸福。”在合肥一家櫥柜店工作的章琴說,自己曾經在深圳打工七年,雖然在一家鞋店從店員做到店長,但是感覺不是自己家,不幸福。兩年前,她和老公回合肥買房結婚,又有了小孩。“我覺得挺幸福。”但是同在一家店鋪工作的李唯則說:“幸福啊,一般般了。”說這話的原因,是因為她正在忙著裝修,面對各種昂貴的建材,她就幸福不起來了。
“合肥幾百萬人,要調查多少人才能提供有說服力的數據呢?”市民李緋去過很多城市,他說,就城市而言,合肥與國內很多城市都有差距,但是就幸福而言,則是“各人自知”。
這種評比可聽之任之
安徽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王云飛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幸福感確實與心理預期有關,“幸福是一種相對的滿足感,有時候你伸伸懶腰也會覺得幸福。”但是,如果僅僅是靠一道主觀題的答案來評選,其結果并不太具有科學性。“用社會學方法,要設置一定的細化指標,比如住房、收入等等,然后再得出是否幸福的答案。”
目前,形形色色的幸福城市評比很多,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也曾發布“2011中國城市分類優勢排行榜”,在這張榜上的幸福感評比中,合肥僅排在76位。對于這些幸福評比,王云飛認為,不具有權威性和嚴肅性。因此,無論名次如何,都無傷大雅,不妨聽之任之,看看也就罷了。
★短評
幸福只是一種感受
央視的幸福調查,引起了合肥市民的爭論。有人認為自己還在為房子、車子苦苦打拼,收入很多年沒漲,還談不上“最幸福”吧?之前,也有全國性機構評出幸福榜單,合肥位列76名,也有很多合肥市民不滿意:誰說合肥幸福感這么差?
名次低了有爭議,名次高了也有爭議。兩個人身處同樣的境地,因心態消極或積極的區別,一個會感到幸福,另一個會感到不幸福。為什么?因為幸福是來自心靈深處的感受,不可看見,也無法統計。白巖松曾說:“幸福應該關注個體,不能簡單地判斷。”
幸福不是評出來的,評比并無意義,而有意義的是讓市民感到幸福。不需要看榜單,不需要看數字,只要市民能真正感受到生活品質不斷提升,他們自然就能聽到幸福來敲門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