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90后”女大學生成雅婷,去年畢業后一直沒找到工作。今年1月初,跟父親商量后,她去疏撈隊工作。她解釋說,現在的工作很穩定,而且以后還有考事業編的機會。同學們都很羨慕她。
大學生愿淘糞,這是近年來出現的“新鮮事”。比如2009年,濟南環衛局招聘5名挑糞工,5年后有望轉正,共有390多人參加考試,最終只有5名大學生如愿以償;2010年溫州事業單位招聘,其中一個“糞便處理工”崗位有逾千名大學生報考,火爆異常。
這種事多起來,一方面確實可以反映擇業觀的巨大轉變:人們更加務實,越來越無所謂職業的高低與貴賤。所以,有評論認為大學生去淘糞是“摘下了頂在頭上的花冠”,就像武漢的這位小姑娘,被盛贊為“最美女生”云云。
另一方面,這種事很大程度上都是“曲線求穩”。當事人都是想通過“淘糞”拿到編制,謀一份穩定和有保障的職位,而不是說心甘情愿淘一輩子糞。這種想法無可厚非,但另有隱憂。
擇業是個人自由,博士當小販、北大才子賣肉都是尋常事;不正常的是,年輕人日益傾向工作的穩定。如果我們很多人眼里只剩下了考研、考公務員、考事業編制,那么我們這個社會的創造力和激情又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