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一出,戶籍改革的討論又起,有拍手稱贊者,有翹首以待者,進城,落戶,巴望著的是附屬在戶口后的福利。
戶籍壁壘,形成非一日之寒,鏟除自然也非一日之功。而在戶籍壁壘消除的路上,與其相伴隨的推動農民“轉型”亦值得關注。
如今,各地的城鎮化建設正在加緊推進,農民進城示范項目也做得如火如荼。隨著“十二五”開局和全面小康社會的加快推進,城鎮化率這個指標在政府工作文件中提及的也愈加頻繁。改善農民居住生活條件,讓農民成為新市民,分享國家發展的成果,本是一樁好事,但在實際的工作中,也出現了不顧當地實際情況、片面追求城鎮化率造成農民失地、變更土地使用性質的惡劣事件。
因此,此次《通知》中明確提出“現階段,農民工落戶城鎮,是否放棄宅基地和承包的耕地、林地、草地,必須完全尊重農民本人的意愿,不得強制或變相強制收回”。“不以土地換戶口”這一原則的明確,對防范戶籍改革和農民的城鎮化轉型“跑偏”無疑可以起到“護欄”的作用。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中國的城鎮化率已經超過50%,城鎮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根據西方發達國家經驗,這個拐點的到來并不僅僅是城鎮人口數量上的標識,更是產業結構、社會公共服務水平上的節點。但是目前這個節點上的意義是否已在中國表現出來,還尚存在問號。我們不否認,數理上的統計數據更多地表現出來的是居住環境的變化,并未反映出真實生態下,特別是戶籍二元結構下的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不均等的差異。恰恰因為如此,我們才更愿意摒棄數字世界里的游戲,而去相信生活帶給我們的真實體驗。
是的,農民住上樓房了,生活環境比以前好了,但是上樓后,農民的生活成本也提高了,雞蛋糧食需要自己購買了,這也是需要注意到的。如果上了樓的農民還是看以前的赤腳醫生,還是去個集市要走好幾公里路,孩子的上學還是原來幾個拼湊來的老師教,那就不是真正的城鎮化,戶籍改革也就失去了其本質的意義。
戶籍改革不應該理解為把農民全部變成城市人,城鎮化也不應該理解成把農村消除掉,所有的努力與改革應考慮城市和農村如何均衡地發展,如何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生長出自己的特色與優勢,只有這樣,無論在哪里,才都會有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