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通知稱,縣級市市區常住居民可以在當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在;在設區的市(不含 直轄市、副省級市和其他大城市)工作滿三年、參加社保一年后,能申請登記常住戶口;繼續合理控制直轄市、副省級市和其他大城市人口規模。
雖然30年來中國縣級行政區總數變化不大,但市轄區(縣級)數量增長了一倍,縣級市則增長了三倍。現如今,國家的“主人”之所以對直轄市、副省 級市和其他大城市的戶口有旺盛需求,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政府的政策資源過度向這些城市傾斜,并帶動社會的經濟資源過度向這些城市聚集,而這些城市的一紙戶口 就成了享受這些資源的“特權證”。
有評論指出,這次的戶籍制度改革雖然開放了一些城市,但都是小城市。對于中國城市化加劇,中小城市數量的迅速膨脹,已經直接導致中小城市戶口 “貶值”。即使小城鎮的戶籍改革比較成功,公民的居住和遷徙自由在小城鎮可以實現,但許多人真正夢想的地方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而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準入 門檻仍然太高,戶籍制度基本沒有松動,所以開放小城市城市戶籍限制只是“順水人情”。
其實,“含金量”十足的大城市戶口已經使一些在城市中掙扎的“勞動者”苦不堪言,因為許多人可能一時也買不起比黃金還貴的樓房,更別想在大城市實現自己的落戶夢了。這就意味著中央政府對大城市戶口還是不愿意放開,但是地方政府卻有放開的跡象。
黑龍江始終在探索放開戶籍限制,但是還沒達到令人滿意的那種放開。真正進入省城還是有條件的,比如在哈爾濱落戶要買10萬元以上的房子,也就是 說要花錢進門,這道門檻實際上已經很低了。而這道門檻,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這樣的大城市卻讓人嘆為觀止。顯然,在這種政策的背后,是財富而不是公 正在起主導作用。
筆者以為,如果戶籍制度改革能夠突破直轄市、副省級市和其他大城市則會有效剝離附著在戶口上的種種附加條件,顯著減少這些城市戶口的“含金 量”,降低這些城市對就業者和企業的吸引力,使他們更愿意遷往中小城市。而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中國不少中、小城市的宜居、宜商環境實際上已具備了承接大城 市企業和就業人員的能力。隨著就業機會和就業人員從大城市分流,人們對大城市戶口的需求也會隨之減少,那些“花錢落戶亂象”必將得到有效遏制。
更重要的是,如果直轄市、副省級市和其他大城市的戶籍制度改革能率先獲得突破,將會改變人流和資金流越來越集中的局面,真正推動中小城市和城鎮的發展,使中國的城市化走上更健康的軌道,從根本上消除隱藏在戶籍制度背后的各種權利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