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譚少容
南磨房檔案:
◎區位:南磨房地區(鄉)位于北京市南部,轄域10.23平方公里。
◎人口:常住人口143975人,流動人口28105人,其中農業人口2064人。
◎體制:南磨房地區辦事處與南磨房鄉兩塊牌子,一套人馬,負有城市、農村管理的雙重職能,下轄2個村委會,9個社區。
◎產業:轄域內有中央、市、區屬單位88家,鄉屬集體經濟有天潤物華投資公司、田華四公司、和眾運輸集團、東方盛澤集團、華瀚投資集團、亮都投資公司六家集團公司和世紀華僑城公司一家股份制合作公司,涉及城市商貿、現代物流、開發建筑、文化休閑四大產業。
◎配套:轄區內有小學1所、幼兒園3所、中學1所,鄉衛生院1所,敬老院1所。
北京市朝陽區在今年年初召開的農村城市化工作會議提出,要在全市率先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朝陽區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加快農村城市化進程是朝陽區“后奧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
朝陽區為了加快各個鄉鎮城市化進程,在“鄉”級治理層次上進行了大膽探索,在城鄉結合部城市化發展較快的區域,將集體資產盡可能量化到鄉級或鄉、村兩級所有,實施鄉級專業化經營。而南磨房鄉采取的“鄉級專業化”治理模式則是比較典型的一種模式。
在農村向城市轉型、農民向市民轉變的過程中,政府與企業各承擔著怎樣的責任?如何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讓全體人民共享城市化的成果?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深入朝陽區南磨房及相關企業進行了采訪。
讓農民轉變為市民,不是簡單地讓農民上樓、或是給農民換戶口本,其核心是要讓其有保障。北京市朝陽區南磨房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并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
四大產業作支撐
產業對一個地區城市化的帶動作用非常明顯。南磨房的城市化正是受益于產業的支撐,產業不僅提供就業,增強集體經濟實力,還提升了區域品質。
2003年以來,南磨房鄉明確了發展城市型現代第三產業的產業發展定位,由二十世紀90年代初的工業、建筑、運輸、商業四大專業公司重點發展城市商貿、現代物流、開發建筑、文化休閑四大產業,產業發展格局已基本形成。
城市商貿:組建了東方盛澤商貿集團,對通惠河商業帶進行規范管理,成立首都第一家農民超市——雙龍超市,開辦東壩建材城,保證市場有序繁榮,穩步發展。
現代物流:和眾運輸集團積極應對市場挑戰,集中優勢資源,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已由傳統的運輸企業轉型為現代物流企業,成為一汽大眾、上海奇瑞、三星電子、LG電子的重要物流合作伙伴,被中國物流協會評為全國物流百強企業;原工業公司的振興紙箱廠、換熱器廠、塑鋼廠、水泵廠克服了國家征占土地拆遷改造等一系列困難,始終保持穩定發展,并不斷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成立天潤物華投資公司,建立豆各莊物流基地,實現由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型。
開發建筑:整合綠化隔離地區的開發項目、土地資源,重組成立華瀚投資集團,以房地產開發拉動建筑、建材等行業快速發展,取得了國家開發一級資質,實現了土地、開發、建筑的多重效益;建筑公司連續三年實現開復工面積超100萬平米。
文化休閑:引進深圳華僑城集團,以“旅游+文化+地產”的模式,共同開發華僑城居住區,建成了北京歡樂谷公園;引進新燕莎集團,合作建設燕莎奧特萊斯項目。
探索現代城市的管理體制
在管理模式上,南磨房鄉實行一級管理模式,如今城市管理已初具雛形;其后,在城市化進程中摸索出來的“四大中心”和“四大管委會”特殊管理體制,更是對現代化的城市管理的有效探索。2008年,南磨房地區相繼獲得全國文明村鎮、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四大中心”:數字化城市管理指揮中心是朝陽區政府城市綜合管理指揮中心聯網的分中心,區域內129個監控點,可以在短時間內對突發、緊急事件作出反饋,以便更好地進行現場處理、指揮、決策。成人教育培訓中心擔當起農民變身份后轉變思維方式、生活方式重任,實現居民素質培訓率達到50%,農村勞動力、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在職干部職工培訓率達到100%。文化服務中心主要是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豐富區域內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區服務中心側重于便民服務,設有主食廚房、家政服務公司等便民機構。
“四大管委會”:在9個社區的基礎上,又成立紫南家園、雙龍、百子灣、歡樂谷四個城市綜合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協調公安、城管、治安、水電、保潔等專業隊伍,增強機動能力,強化區域管理,處理各種突發問題。管委會工作重心放在社區外的主要大街和重點路段,與社區管理形成有效互補,同時有效彌補了社區管理力量相對不足的薄弱環節。
讓農民共享城市化進程的成果
南磨房注重讓最廣大的農民群眾來共同分享城市化進程的成果。通過六支隊伍進社區,解決農民的就業問題;開展“五卡連民心”活動,幫扶弱勢群體。
南磨房鄉現有14多萬人,其中農民2000多人,整個地區實際上是城鄉交錯,社區和村委會交融,農民和城市居民混雜,有的家庭成員中既有農民又有市民。針對這一現實,2004年,南磨房進行了開創性的探索,讓六支隊伍進社區。具體做法是:將農村勞動力組織起來進行軍事化和專業技能培訓,然后根據他們所學的專業,包括水電、綠化、物業、保潔、保安、城管,分別安排到社區工作。這一舉措讓農民進入社區參與社區管理,一方面解決了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另一方面為社區提供服務,解決社區人手不夠的情況。
南磨房鄉在統籌改善民生工作中,突出對弱勢群體的關懷和幫扶,經過幾年時間探索出了“五卡連民心”活動。顧名思義,五卡連民心就是有五張卡,包括黨員結對聯系卡、困難家庭就業指導卡、困難群眾醫療健康卡、貧困家庭助學成才卡、愛民服務連心卡。2004年啟動“黨員聯系戶、愛民幫困結對子”工程,對全地區177個低保戶和20個特困家庭實行黨員干部結對幫困,積極幫助困難群眾排憂解難。在此基礎上的五卡扶貧濟困新模式和長效機制,吸引了全社會力量為弱勢群體送溫暖、獻愛心,推動了地區社會和諧穩定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