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興興搬新家。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上海世界博覽會的主題道出了人們對城市生活的期望。作為一個農業大省,河南的千萬農民更加渴望融入城市,過上和城里人一樣的生活。
面對期盼,我們一定要繼續深入探索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科學發展的新型城鎮化之路,把工業化和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統籌起來,以工業化推動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以城鎮化促進工業化、農業現代化,使我們的城市和鄉村都成為宜居興業的美好家園。
本世紀之初,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把中國的城市化與美國的高科技并列為影響21世紀人類發展進程的兩件大事。如今,城鎮化這部“改寫人類發展進程”的“史詩級大片”也正在中原大地激情演繹。
2009年,河南省城鎮化率為37.7%,已歷史性躍過30%的拐點,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面對即將到來的“十二五”,河南城鎮化進程必將駛入一個快車道。
這既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也充滿了路徑選擇的挑戰。
雖然,河南的城鎮化率近年來快速發展,但河南的城鎮化率還明顯低于全國水平,城鎮化率過低的瓶頸已經制約工業化的發展,也影響到了農業現代化的提高。因此,全面推進城鎮化已經勢在必行。
中原地區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區,糧食安全始終是關乎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大計。根本不能亂,糧食必須保。在糧食生產必須保障、土地約束日益嚴峻的獨特省情前提下,傳統的追求規模,攤大餅式的城鎮化發展路子,明顯不適合河南。
河南的農村人口多,單純走以發展大城市為主的城鎮化路子,高昂的生活成本會將進城的農民拒之門外,城市也難以承受數量巨大的農村人口轉移的壓力;單純走小城鎮為主的路子,又無法形成產業、技術、人才應有的有效聚集,難以形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力,因此,我省必須走一條大中小城市與小城鎮協調發展、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雙輪驅動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此外,過去片面追求城市規模擴大、空間擴張的城鎮化模式,無法適應人民群眾對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務、產城融合等內涵式發展的要求。
順應時代與億萬中原人民的要求,河南省的“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走一條“全面開放、城鄉統籌、經濟高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社會和諧的新型城鎮化道路。”一個和諧發展、城鄉協調的宏偉畫卷正在中原大地徐徐展開。
數字看變化
48%
3758萬813億
2009年底,全省城鎮化水平達到37.7%,比2000年提高了14.5個百分點,是我省歷史上城鎮化進程最快的時期。按照規劃,到2015年全省城鎮化率達到48%。
3758萬
2009年底,全省18個省轄市建成區面積達到1493平方公里,較2000年新增708平方公里。全省城鎮人口達到3758萬人,比2000年增加1557萬人。
813億
2009年全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達到813億元,較2000年的47.4億元增長了17.2倍。
愿景
天宇出租車公司的哥王志彬沒事就喜歡開著自己的車在鄭東新區“逛游”,用他的話說“東區的路敞亮,東區的房子蓋得洋氣,跑車的心情都好”。如今,鄭州每年的大型展會延攬來全國的如云客商,作為全國交通黃金焦點,旅客南來北往,鄭州人越來越多的往“后花園”開封跑……這都讓老王的腰包日漸鼓起來。
談到未來的五年,老王樂觀地說,未來的鄭州會更有大都市的“范兒”,自己還要提起勁,爭取“奔”出來更好的生活。
規劃
一個重量級的“大鄭州都市圈”正呼之欲出。
干線鐵路、干線公路和城際軌道交通、城際快速客運通道、城際快速貨運通道立體交通體系的建立,鄭州市與開封、許昌、新鄉、焦作、洛陽市的發展對接日益緊密,一個以鄭州為中心的半小時交通圈和1小時交通圈正在形成,到2015年中原城市群緊密層城市將實現半小時通達鄭州。屆時,“食在開封,住在鄭州,游在洛陽”的生活新模式將成為普通人的常態。“大鄭州都市圈”不再只是一個藍圖設想中的概念。
如今,一個規模宏大的鄭汴新區總體規劃正在從藍圖變成現實。隨著教育、金融、電信等公共服務對接的深入推進,鄭州、開封兩城將會形成資源共享、功能互補的一體化發展新格局。不久的未來,2015年鄭汴一體化區域城鎮人口將超過600萬人,2020年將達到800萬~1000萬人,一個宏大的城市版圖正在浮出水面。
我們的城市將更宜居
愿景
李美麗住在北環國基路附近的城中村,每天早上隨著潮汐一樣的人流從居住的都市村莊魚貫而出,擠上塞得滿滿的公交車上班,晚上又獨自回到自己的小窩。雖然,這個小窩不大,但畢竟它給了她成為城市人的落腳地。
“我很希望政府出臺更多的惠民政策,多蓋一些經濟適用房、廉租住房,讓我這樣來城市打拼、需要幫助的年輕人在鄭州這個大都市里也有個自己的空間,希望鄭州的高樓上有一盞燈為我而亮著。”李美麗滿懷憧憬地說。
規劃
針對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交通惡化、配套滯后的“城市病”,提高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顯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高水平、高標準編制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優化城市路網結構,是解決城市交通“梗阻”的良方,鄭州、洛陽等特大城市將會按照大都市區標準編制路網規劃。加快鄭州地鐵、洛陽輕軌建設步伐,2013年實現鄭州地鐵1號線通車。
2014年全部建成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受水區43個城市供水配套工程,將有更多的中原人民喝上來自丹江水庫的甘甜之水。全面實施的“氣化河南”工程,將讓更多的市民享受生活的方便。
作為民生工程重點,住房保障能力建設將被加強,政府將優化商品房供給結構,鼓勵開發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各類保障性住房建設將進一步加快,建立滿足不同收入家庭、多層次城鎮住房保障體系。
中小城市亮出特色牌
愿景
王詠梅是周口市扶溝縣北關城鄉結合部的村民,前些年,輾轉在廣州、上海、鄭州都打過工。近幾年隨著扶溝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前外出打工的農民都開始返鄉回到離家近的企業上班。
“現在多好啊,縣產業集聚區里的棉紡織造、機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企業能給我們提供很多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騎車上班也就是5分鐘,沒有那么多的奔波,生活更安穩了”,王詠梅對自己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規劃
由于農民在縣城落戶的成本比到大城市要低很多,而且人文環境相近,進城農民有較強的歸屬感,縣城正在成為我省吸納農村人口轉移的主渠道。
因此,中小城市和縣城將會成為推進城鎮化的重點。為了提升規劃建設標準,促進農村人口就近轉移,充分發揮縣域經濟的比較優勢,每個縣都要努力做到“三個一”:每個縣(市)建設一個產業集聚區,培育一個超百億元的特色主導產業,努力形成一個人口規模超20萬的城市。到2015年,目前城區人口在30萬以上的省轄市、縣(市)人口要達到40萬以上,人口在20萬以上的縣(市)人口要達到30萬以上,人口在15萬以上的縣(市)人口要達到20萬以上,其他縣城要高標準規劃建設成為宜居小城市。到2020年,爭取所有縣城人口都達到20萬人以上。
我省將形成一大批有自身特色的中小型城市。
愿景
“再窮不能窮教育”,說這話時,王新眼里噙著淚水。王新和老公都是駐馬店人,孩子一歲多時,王新他們兩口來鄭州打工。
今年小學開學的時候,由于種種條件的限制,別的孩子都上學快一個月了,王新的孩子上學的事還沒著落,王新不得不把孩子送回了老家。
王新說:“很希望能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邊,畢竟在城市上學孩子能有不錯的學習環境,能享受更好的待遇,今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的孩子能背著書包跟城里的孩子一樣上學。”
規劃
城鎮化的本質是農民變市民。想讓進城落戶農民真正變成市民,就必須解決好他們的就業、安居、子女就學、社會保障、戶籍等突出問題,我省也將在政策上使出一套“組合拳”。
就業方面,我省將通過發展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和第三產業,努力擴大就業容量,促進農民在省內就近就業;
住房保障方面,允許具備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申請購買經濟適用房、租賃公租房,鼓勵招用進城務工人員數量較多的企業在依法取得的企業用地范圍內建設進城務工人員集體公寓;
子女就學方面,將優先支持依據城鎮規劃布局調整的中小學建設,城市新區開發、舊城區改造或城市零星開發要配套建設中小學校,并與居民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
戶籍制度改革方面,縣城以下的中小城市要放開戶籍限制,中等以上城市由各市根據實際情況設定一定條件,鼓勵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進城落戶。
專家建言
實現城市化,關鍵是解決好進城農民的安居樂業問題
要實現城市化,關鍵是怎么解決好進城農民的安居樂業問題。通過常住人口制度和適合現代發展水平的公共服務的供給,來漸進實現農民市民化和市民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過程。這樣我們城市化發展,條件將會更好,發展更加和諧。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樊綱
我國完全有可能走出一條城鄉協調發展路子
農村的集體建設用地,只要堅持不出縣域,不改變土地性質,集中起來規劃使用,就會變成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的聚寶盆、搖錢樹。這表明,我國完全有可能走出一條既有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又有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雙輪驅動的城鄉協調發展路子。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副組長、中農辦主任陳錫文
看國外怎么城鎮化
美國
日本韓國
美國走市場化道路,政府不對城鎮化發展加以干預,其突出的表現就是過度郊區化,城市不斷向外低密度蔓延,空間和社會結構性問題較為突出。
日本
“都市圈”和“城市帶”。日本打破行政區劃的分割,采取了圈域經濟的“都市圈”模式,形成了東京都市圈、大阪都市圈和名古屋都市圈,借助于這種圈域結構模式,日本較好地發揮了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綜合功能。
韓國
“新村運動”。1970年開始的“新村運動”開創了農村向現代化推進的“韓國模式”。在政府適當扶持基礎上,以農民為主體,改變農民的態度,喚醒農民“自強自立”的精神,讓農民用自己的雙手建設美好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