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人口大國,要想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促進農產品(11.54,0.03,0.26%)有效供給;始終堅持現有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加快推進農業科技進步;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加快改革步伐……
2月13日公布的《全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下簡稱 《規劃》)提出,到2015年,我國現代農業建設要取得明顯進展,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得 到有效保障,物質裝備和科技支撐能力顯著增強,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顯著提高,東部沿海、大城市郊區和大型墾區等條件較好區域要率先基本實 現農業現代化;到2020年,現代農業建設要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農產品優勢區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微博)14日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人口大國,要想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堅持六條原則。
“所謂農業現代化,是指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過程。”程國強告訴記者,從國外農業現代化的歷史來看,二戰結束以后,一些國家就開始采取系統政策,有目標、分階段地推進農業現代化。
程國強說,雖然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深化農村改革,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大幅增加農業 投入,有力推動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速轉變。但是,在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同時,農業現代化明顯滯后,面臨著一系列嚴峻挑戰。
一是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人多地少,水資源緊缺,環境承載能力較弱不僅仍然是我國 最大的基本國情,也是我國發展現代農業的現實條件和最大制約因素。因此,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促進農產品有效供給。
二是我國農戶規模小、經營分散,不可能靠大規模土地集約來實現現代化,小規模經營的狀況將持續相當長時間。我國現有2億多農戶,戶均土地經營規 模僅有9畝左右,只相當于美國的1/400左右。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是現代農業的制度基礎。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始終堅持現有土地承 包關系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同時不斷推動農業經營方式創新,滿足農業生產力發展的新要求。
三是我國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物質裝備落后,科技貢獻率不高,經營方式比較粗放。我國農業科技貢獻率為49%左右,而發達國家一般為 70%~80%。今后我國農業的潛力在科技、出路在科技。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加快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全面提高農業物質裝備水平,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 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著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不斷提高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質量。
四是我國農業不僅面臨農產品需求剛性增長、資源約束日益突出的雙重壓力,而且還面臨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不斷加劇的雙重挑戰。農業比較利益不斷下 降的趨勢難以逆轉,農業勞動生產率只相當于國內第二產業的1/8和第三產業的1/4左右。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 取放活”的方針,穩定完善強化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建立完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調動各級政府重農抓糧和廣大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努力構建增強農產品供給保 障能力、促進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
五是我國工業化、城鎮化正在加速發展,城市化率已超過50%,但城鄉分割的格局尚未打破,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尚未消除,農村經濟社會 發展滯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形成城鄉發展規劃、產業布局、基礎 設施、公共服務、勞動就業和社會管理一體化新格局。
六是目前我國農產品進口總額已接近1000億美元,今后幾年有可能成為世界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隨著我國國際化、市場化程度的明顯提高,國內經 濟與世界經濟的關聯度日益增強,農業發展的國內外環境日趨復雜。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進一步擴大農業對外開放,著力提高統籌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能 力,有效保護國內產業安全和農民利益,增強農業國際競爭力。
程國強說,國外經驗表明,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時期,農業面臨著容易被忽視或削弱的風險,必須倍加重視農業現代化與工業化、城鎮化的同步推 進和協調發展。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通過轉變發展方式、加強物質技術裝備、健全產業體系,提 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著力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他說,加快現代農業建設,必須推進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 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