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記黃埔是李嘉誠著力內地樓市的主要平臺,早前就有媒體爆出,長和系在上海、武漢等地的囤地行為,并坐收增值漁利。然而,和記黃埔2010年底在上海拍下的“地王”,卻遭遇到2011年該區域板塊價值下滑的尷尬。(2月9日《時代周報》)
2011年年末,上海趙巷16號地塊以14.087億元的底價拍賣,折合樓板價僅為9559元/平方米,與一年前和記黃埔所拿趙巷17號地王的21436元/平方米的樓面地價相比,地價水平已縮水55%。趙巷16號地塊價格下調,或將直接影響昔日“地王”17號地塊的盈利空間。
李嘉誠多次蟬聯亞洲首富,一向以穩健經營著稱。他的名言:“要永遠相信:當所有人都沖進去的時候趕緊出來,所有人都不玩了再沖進去”。不但成為許多商人、企業家的座右銘,而李嘉誠本人也是忠誠的踐行者,并且成功幾率非常之高。特別是房地產市場,李嘉誠可謂屢戰屢勝,幾乎沒有看走眼過。
早期,李嘉誠真正起家是從買地、開發房地產開始。大陸改革開放以后,李嘉誠在北京等大城市的房地產也都呈現許多倍升值,賺得個盆滿缽滿。那么,這次李嘉誠的長和系為何看走了眼呢?李嘉誠先生的名言為何失靈了呢?
這說明大陸房地產調控政策正在產生效果,中央政府房地產調控不動搖的堅定決心使得房地產市場預期發生了徹底改變。房價只漲不跌的預期被逆轉,作為住房主要要素的土地價格必然順勢下降。長和系錯估了中國樓市調控威力,錯估了調控政策對房價、地價的影響。
當然,不可否認,內地房價、地價是在過去泡沫嚴重、非理性畸高基礎上的走低下降,一旦泡沫被擠干、地價房價回歸合理價位后,房價、地價長期走高的趨勢沒有改變。但要想盈利需要較長的囤地周期,這一方面有制度政策障礙,另一方面需要較大的時間成本,極有可能時間成本抵消了囤地利潤,最終還是得不償失。
在李嘉誠內地囤地首嘗苦果的同時,萬科、金地、招商地產等大型房企拿地謹慎。房價下降通道已經打開,土地市場走弱趨勢確立。李嘉誠內地囤地首嘗苦果預示房地產調控已經顯露成效,只要調控不因經濟下滑、地方土地稅收減少甚至出現個例金融風險而戛然而止,那么,中國內地樓市調控取得全勝就為期不遠,房價回歸合理價位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