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9個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在人們的期待中于2月1日由新華社受權發布了。作為三農研究者,在我的感覺里從來沒有像今年這樣人們對中央一號文件翹首以盼,反映了社會對三農問題關注度的提高。
全社會關注農業,對農業和農民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好事情,但也反映了人們對農業的普遍擔憂。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把農業科技擺上更加突出位置,明確指出“實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長期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根本出路在科技?!泵鎸夂蜃兓①Y源壓力,農業科技在應對農業風險和各種不確定性因素中的地位至關重要。
今年一號文件把農業科技擺上更加突出位置有許多亮點,其中最為值得注意的,第一個是明確指出農業科技“具有顯著的公共性、基礎性、社會性”。其實,這是由農業的公共性、基礎性和社會性所決定的。過去我們把農業作為一個單純的經濟要素,簡單地提出由市場調節包括農業科技在內的農業要素的供給,甚至讓農民購買農業科技。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只要一提到減員增效,首先想到的是給農技人員“斷奶”,要他們“自負盈虧”,其結果,完善的農業科技推廣隊伍“線斷”、“網破”、“人散”。殊不知,農業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基礎,農業科技是農業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典型的公關產品。無論從事農業科研,還是從事農業推廣,都是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須由國家保障無償為農業和農民提供服務。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不僅明確了農業科技創新方向、創新重點、創新機制和創新條件保障,要持續加大農業科技投入,確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保證財政農業科技投入增幅明顯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農業研發投入占農業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特別提出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一個銜接、兩個覆蓋”的政策,即:鄉鎮農技人員工資待遇要與當地事業單位的平均收入相銜接,今年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項目基本覆蓋所有農業縣,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條件建設項目覆蓋全部鄉鎮。這是中央財政支持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的重大政策突破,也是農業科技“公共性、基礎性、社會性”的具體體現,將對我國的農業教育、農業服務體系建設產生深遠影響
第二個突出的亮點是提出振興發展農業教育。特別是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隨著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加速,農業勞動力老齡化趨勢日趨嚴重,農業勞動力后繼乏人已經成為制約農業現代化乃至威脅農業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何吸引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年輕人從事農業,并把農業生產作為終身職業,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點培養。
職業農民至少具備三個基本特征:首先具有較高的收入,其收入只有顯著高于城市打工收入,才有可能吸引年輕人致力于農業發展,因此,職業農民一般具備較大的經營規模;其次,職業農民以農業為終身職業,不是為追逐利益而見異思遷,職業農民一般有農業后繼者保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其三,職業農民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受到社會的尊重。因此職業農民的培育需要特定的社會環境,依賴于土地流轉、城鄉關系、鄉村建設、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等一系列制度的變革。職業農民可以是種養大戶、農機大戶、家庭農場主、合作社經理、農業經紀人、民營農業科技服務人員等。為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政府應該啟動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工程,充分發揮農業職業學校、農業廣播學校的培訓功能,支持符合條件的年輕農民進入各級各類農業院校免費學習科學技術和管理知識。
“三農”問題是復雜的社會問題,“三農”問題的解決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中央一號文件不僅在指導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問題解決方面發揮重要的政策引導作用,在喚起全社會重視農業、關注農村、關心農民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教育作用。
新世紀以來,中央連續九個一號文件分別就農民增收、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新農村建設、現代農民發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穩定發展、改善農村民生、水利建設、農業科技發展進行了論述和政策安排,每一次一號文件的發布都是一次對全社會的農業教育,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
現代農業的發展還涉及到城鄉關系、農民合作組織、農業與農民教育、鄉村文化建設、農民生活、農民工問題等很多方面,我們期待著更多涉農一號文件的出臺,為更廣泛、更深入、更系統的解決三農問題不斷提供政策支持,努力形成全社會支持“三農”的社會氛圍,向著城鄉和諧、農民富裕、農業生產穩定、安全、可持續的目標努力。(作者系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
朱啟臻簡介
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社會學會理事,中國農村社會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農村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合作經濟學會特邀理事,中國農村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等職。
朱啟臻教授長期從事“三農”問題研究,先后主持國家和省部級有關“三農”研究課題20多項,發表論文和調查報告100余篇,對農業社會學、農民組織和新農村建設等領域均有獨到見解。主要論著有《農村社會學》、《農業社會學》、《農民為什么離開土地》《農村土地管理中的農民參與》、《中國農民社會心理學》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