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多年來,城鄉二元結構突出的重慶,始終無法回避這樣的尷尬——不夠發達的城市和足夠大的農村。大城市如同一匹“小馬”,無法拉動大農村這輛“大車”。
2007年3月,胡錦濤總書記的“314”總體部署,為重慶發展導航定向,要求把重慶加快建成西部地區的重要增長極、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城鄉統籌發展的直轄市,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全面提升“一小時經濟圈”發展水平,以“一圈”之力,助推“兩翼”協調發展,進而帶動全市經濟社會改革取得突破,成為重慶實現“加快”和“率先”的關鍵。
“一圈”帶動“兩翼”
重慶找到“加快”和“率先”的“引擎”
“作為中國的縮影,今天的重慶正在為中國,也許是為世界做一項最偉大的試驗——讓五億中國農民住進為他們新建的城市”,美國知識界有影響的《國家》雜志在一篇報道重慶的文章中如此寫道。
貫徹落實“314”總體部署,最關鍵、最現實、最緊要的,是堅定不移地搞好城鄉統籌。對此,市委書記薄熙來表示,“重慶還有800萬農民工,不少人在城里已生活了十來年,還有了第二代,卻沒有城市戶口,無法享受城里人同等待遇,這是個大問題。”
市長黃奇帆認為:“重慶今后十年面臨的最主要難題,是城鄉統籌發展,只有縮小城鄉差距,避免兩極分化,才能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的目標。”
早在五年前,我市就深刻認識到縮短城鄉差距的迫切性。2006年,重慶走過了“打基礎、建平臺、增后勁”的重要階段,開始進入“求突破、上臺階、大發展”的新時期。然而,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始終是重慶的切膚之痛。
重慶城鄉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當時曾經流行“一個大廳三個世界”的比喻:如果說渝中區是重慶的“第一世界”,江津是“第二世界”,城口就是“第三世界”。當年,城鄉人均年純收入的差距達到5152元。
橫向發展不平衡的同時,縱向差距也在拉大。1996年,重慶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GDP為4130元,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716元;2006年,這一差距擴大到3536元。
重慶遭遇的“短腿”問題,還包括城市經濟實力不夠雄厚,輻射帶動能力不強;3100多萬人口中,約2300萬人分布在農村和小城鎮,等等。
放眼全國,甚至全世界,一個更深層次的背景是,經濟全球化大趨勢下,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進入了“后過渡期”,外資和東部沿海產業向中西部轉 移,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特大中心城市為核心的大都市區,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空間組織模式和參與國際競爭的基本單元。
2006年12月,一個新的戰略選擇應運而生——全市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以大約1小時通勤距離為半徑范圍內的區域劃分為“一小時經濟圈”,包括 23個區縣,面積2.87萬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34.8%,2005年末常住人口1661.38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59.4%。建設以萬州為中心 的渝東北地區和以黔江為中心的渝東南地區“兩翼”。
市委、市政府明確了“一圈”、“兩翼”不同的功能和責任:“一圈”是實現“加快”和“率先”的“火車頭”;“兩翼”是實現“加快”和“率先”的“助推器”。“一圈”要做大做強,渝東北“一翼”要提檔提速;渝東南“一翼”要做特做優。
為了明確“一圈”的戰略定位:2007年7月通過的《重慶市一小時經濟圈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提出,“一小時經濟圈”是西部地區重要增長極的核心區域、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的主要載體、城鄉統籌發展直轄市的戰略平臺。”
“‘一小時經濟圈’戰略是對重慶特殊市情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市發改委主任楊慶育認為,“一圈”、“兩翼”帶來的不僅是對重慶經濟版圖的重新編織,更重要的是資本與資源在空間上的重新配置,經濟與社會發展在區域之間的“合縱連橫”。
“一圈”聚集效應凸顯
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提速
隨著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深入,區域之間的競爭,已經演變為城市經濟圈之間的競爭。
大武漢都市圈、關中城市群、北部灣經濟區……近年來,新的城市經濟圈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這個百舸爭流的競爭局面中,誰先走在前面,誰的實力就會變強,誰的區域聚集和擴散能力就會進一步強化。”楊慶育認為。
對于重慶而言,要建設具有強大的輻射力和凝聚力的西部地區重要增長極,如果沒有規模足夠的城市經濟和城市人口,沒有集散功能強大的中心城市磁吸周邊城市和地區“向我靠攏”,沒有使區域內資源合理配置、“捏指成拳”的能力,難以發揮中西部唯一直轄市應有的影響力。
去年6月18日,中國第三個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正式掛牌成立。短短一年間,兩江新區的“吸金”速度讓人驚訝:一年新簽約項目300個,合同投資額1600億元。平均每天攬入的投資達到4.5億元,平均10分鐘接待一家上門洽談落戶的企業。
如火如荼的發展態勢,只是我市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的一個剪影。
2008年7月,市委三屆三次全會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定》,力爭用5年時間,在重慶構造起國有企業、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三駕馬車”齊驅,一二三產業協調互動,“一圈兩翼”三大板塊全面開放的新格局,建成我國內陸開放高地。
我市把“一圈”作為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主戰場,爭取國家布局內陸惟一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兩江新區,全國第一個“水港+空港”的兩路寸灘保稅 港區,以及全國首個設在內陸地區的綜合保稅區西永綜保區,打造4個國家級開發區和43個市級工業園區,形成“1+2+4+43”的對外開放格局。
為了增強城市競爭力,我市以“一小時經濟圈”為重點,大力推進“宜居重慶”、“暢通重慶”、“平安重慶”、“森林重慶”、“健康重慶”建設。
2009年初,國務院出臺的3號文件給予重慶13條“黃金定位”和22項含金量極高的政策,為了加強“一圈”的輻射帶動作用,我市加快建設江北 國際機場、西部最大的鐵路樞紐、內陸最大港口等交通樞紐和物流通道,打通比沿海到歐洲更快捷的“鐵海聯運國際大通道”、“渝新歐”亞歐大陸橋南線。
“一小時經濟圈”不僅是引領全市在西部地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火車頭”,更成為推動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強大“發動機”。
來自市發改委的數據顯示,“一小時經濟圈”面積雖然僅占西部地區的0.53%,卻聚集了西部地區7.6%的經濟總量和6.1%的人口。重慶“一 小時經濟圈”人口密度、經濟密度分別是成都城市群的1.5倍、1.73倍,人均GDP超過5300美元,遠高于中西部其他城市群,與福建、山東、遼寧、河 北等東部省市相當,具有率先建成西部地區重要增長極的比較優勢。
“‘一小時經濟圈’成為具有明顯聚集效應的西部最大城市群之一。”市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李勇認為,“一圈”作為成渝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 分,肩負著成渝經濟區雙核“共振互動”的核心板塊重任,成為改變西部作為區域經濟增長“短板”地位的重要支撐;此外,“一圈”是西部總部經濟的聚集地,擁 有兩江新區、保稅港區、綜保區等獨特資源,諸多兄弟省市可以借力重慶,走向世界。
產業結構調整加快
長江上游經濟中心雛形已顯
如果“增長極”體現的是一個城市的經濟總量和實力,“經濟中心”體現的則是一個城市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對區域的綜合服務能力。
2007年9月,國務院批復的《重慶市城鄉總體規劃(2007-2020)》明確重慶的五大定位: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江上游經濟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
楊慶育認為,隨著主城進入建設1200平方公里、1200萬人口的“二環”時代,加快“一小時經濟圈”建設,有利于在更大范圍內優化調整產業和 城市布局,整合提升資源配置效益,培育形成新的產業集聚區、人口集聚區,與主城區共同支撐國家中心城市對周邊區域的綜合服務功能和集聚、輻射、帶動作用。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風暴。短短1年多時間,重慶搶抓全球機遇,率先在國內走出危機陰影。
以“一小時經濟圈”為主戰場,我市瞄準IT業開啟了產業升級的蝶變。短短三年間,惠普、富士康、宏碁、緯創、仁寶等知名企業相繼落戶,重慶形成筆記本電腦品牌、代工商、零組件企業“5+6+300”的筆記本電腦產業集群。
與此同時,重慶積極打造國內最大離岸數據處理中心。以西永微電園、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為核心,信息產業正朝重慶第一支柱產業的方向快速發展。預計2015年,重慶信息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30%以上。
“‘一小時經濟圈’成為全市產業優化升級的核心區域。”市經信委有關人士介紹,全市“十二五”規劃確定的“2+10”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和產業集群主要布局在“一圈”,總產值達1.5萬億元,占全市比重將達到60%。
不僅如此,重慶把服務經濟作為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方向,先后布局聯合產權交易所、OTC交易中心、農畜產品交易所、藥交所、航交所等要素交易市場,打造區域性金融結算中心。“一小時經濟圈”不僅集聚全市80%的三產增加值,更是重慶金融業的核心集聚區域。
如今,僅占全市總面積的34.8%的“一小時經濟圈”,集聚了全市經濟總量的78%、社零總額的80%、80.7%的工業增加值、82.7%的區縣級一般預算財務收入,成為全市區位條件最好、資源環境承載力最強、城市化和工業化水平最高、最適宜人口和產業集聚的區域。
在“一小時經濟圈”的帶動下,重慶經濟突飛猛進:2010年“一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6120.4億元,占全市GDP的77.5%;當年全市GDP總量達7890億元,增幅達17.1%,增速創直轄以來新高。
重慶經濟發展活力四射,長江上游經濟中心已具雛形。
“一圈”對口幫扶“兩翼”
重慶統籌城鄉改革充滿活力
大城市與大農村并存,是重慶的特殊市情。讓重慶這樣一個大農村的廣大農民實現增收致富,是一篇高難度的“大文章”。
2007年6月,重慶獲批成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擔負起為全國9億農民“投石問路”的重任。
“城鄉統籌的著力點在城,著眼點在鄉。”楊慶育認為,“一小時經濟圈”具有較好的統籌城鄉發展基礎,除涪陵外,其余22個區縣城鄉收入差距均在 3:1以內,遠低于全市3.37:1的平均差距;此外,建設“一圈”有利于壯大城市綜合實力,擴大就業容量,增強全市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能力。
2007年7月,市政府審議通過《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健全“一圈兩翼”對口幫扶機制的工作意見》后,困擾“兩翼”發展的堅冰逐漸融化。“一 圈”內21個區縣(包括北部新區)與“兩翼”的17個區縣結成對子,從產業聯動、就業轉移、教育互助、科技合作、衛生共享、人才交流、融資支持、扶貧開發 等8個方面建立幫扶機制。
為了完善“一圈”企業到“兩翼”投資興業的利益機制,我市充分發揮政府主導和企業主體作用,市屬國有企業融資100億元支持“兩翼”工業園區建設。重點企業、大中小學校、醫院、科研院所等多方參與,共同組建對口幫扶集團。
針對重慶發展落后的地區主要在“兩翼”、“兩翼”發展落后主要在農村、農村發展落后主要在農民收入不高的現狀,去年初,我市開始實施“兩翼”農戶萬元增收工程,希望通過重點扶持農戶增收,解決重慶城鄉統籌“最不發達板塊”。
渝東南、渝東北“兩翼”山水之間,有關農民致富的“傳奇”不斷上演——
黔江區城南街道牛郎社區一組居民程永興曾在黔江城區蹬了15年三輪車。去年4月回家時,程永興遇到鎮上干部來宣傳“兩翼”農戶萬元增收工程。“膽子大了一回”的程永興留在家鄉種起蔬菜和水果。短時內就掙了大錢,“三輪車夫”程永興變身“果蔬大王”。
各地農戶快速增收,“兩翼”發展取得不俗成就。去年,“兩翼”地區在“渝東北翼”快速增長的帶動下,實現增加值1773.84億元,增長 17.5%,達到直轄以來最高點。其中,“渝東北翼”實現增加值1342.66億元,增長17.7%; “渝東南翼”實現增加值431.18億元,增長16.8%。
短短五年間,重慶區域差距穩步縮小,“圈翼”人均GDP之比由2005年的2.44:1縮小到2010年的2.2:1。“十二五”期間,我市將通過完善“圈翼”幫扶機制,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等措施,使以人均GDP衡量的“圈翼”差距縮小到2∶1左右。
一個在“市場之手”和“行政之手”牽引下的“一圈”帶動“兩翼”奮飛的壯麗藍圖展現在人們面前,它為奔跑在經濟快車道的重慶注入了更強勁的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