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更加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時間:2012-02-04 15:19:44
來源:新華網 作者:董峻 劉羊旸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實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長期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根本出路在科技。當前我國農業科技發展形勢如何?面臨什么歷史機遇?未來發展方向何在?記者3日就這些話題采訪了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李家洋。
新時期我國農業科技創新任務更加艱巨
李家洋說,科技進步始終是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源泉。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業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已由“一五”時期不足20%提高到“十一
五”期末52%,但與建設“高產、穩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現代農業的新要求相比,與國際農業科技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著巨大差距。
“我國已到了必須更加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歷史新階段。”他表示,“當前世界農業科技正在孕育新的革命性突破,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迅猛發展,帶動并加快了農業科技創新的進程。”
李家洋說,以生物組學技術、分子生物學技術、數字農業技術為代表,全球農業科技正進入創新集聚爆發和新興產業加速成長時期;歐美等農業科技強國和大跨國
公司在農業生物技術領域占據優勢地位,正逐步加大進入我國市場的力度和速度;巴西、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國家農業科技競爭力也顯著增強。世界各國搶占未來農業
科技發展制高點的競爭更加激烈。
他表示,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的任務更加艱巨:圍繞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必須提高種子科技創新能力,培育高產、優質、多抗、專用的突破性新品種,實行良種良法配套,不斷提高單產水平。
同時,必須提高重大動物疫情疫病和植物病蟲害防控科技創新能力,為動植物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安全提供保障;必須提高農業物質裝備科技創新能力,加強農機農藝融合技術研發,提升防災減災技術水平。
此外,還要提高農產品儲藏加工科技創新能力,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提高農業資源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研究開發精準平衡施肥技術、保護性耕作技術、節水節能技術、養殖業清潔生產技術、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等。
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根本出路在科技
李家洋表示,中央一號文件把推進農業科技創新作為新時期促進農產品穩定增產和發展現代農業的根本出路,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在我國農業科技發展史
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義,這是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在新形勢下加快推進“三化同步”、發展現代農業的重大部署。
李家洋
說,中央一號文件明確了農業科技的定位——實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長期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根本出路在科技。明確了農業科技的定性——農業科技具有明顯的
公共性、基礎性、社會性,要大幅度增加農業科技投入,保證財政農業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穩定支持農業基礎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明
確了農業科技的定向——要著眼長遠發展,超前部署農業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力爭在世界農業科技前沿領域占有重要位置;要面向產業需求,著力突破重大關鍵技
術和共性技術,切實解決科技與經濟脫節問題。
“中央一號文件關于農業科技定位、定性和定向的深刻闡述,表明我國已經到了必須更加依靠
科技進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歷史新階段。”李家洋說,“我們要深刻認識農業科技的公共性、基礎性、社會性的重要內涵,切實履行公益性研究職責,為轉變農業
發展方式提供更多的科技保障。”
5到10年內中國農科院要成為國家農業科技策源地
李家洋說:“經過改革開放特別是近10年的快速發展,中國農業科學院已進入蓄勢待發、跨越發展的新階段。中央對于農業科技的重要決策為我們創造了新的發展條件,我們必須牢牢把握這一重大歷史機遇,認真謀劃跨越發展新目標、創新跨越發展新思路。”
據介紹,未來5到10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將圍繞建設“世界一流農業科研院所”的總目標,按照“引領創新、支撐產業、開放合作、和諧有序”的總要求,全面
提升學術水平和影響力,成為國家農業科技新思想、新理論、新技術和重大科技命題的策源地;全面提升對高層次科研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成為國家農業高層次
科研人才的培養基地和創新創業基地;全面提升宏觀決策咨詢能力。
“經過5到10年的建設,要更加凸顯中國農業科學院在我國農業科技發
展中的引領作用,在解決我國農業產業發展全局性、戰略性、關鍵性技術問題上的核心作用,在國際學術界的骨干作用,支撐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帶動
我國農業科技整體實力率先進入世界前列,促進新的農業科技革命蓬勃發展。”李家洋說。
為此,中國農科院將面向世界農業科技前沿,以現代農業發展為導向,加強農業基礎性、前沿性科學研究;圍繞國家農業農村發展的目標和需求,大力推進產業目標導向的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示范工作。
同時,大力加強院所學科體系建設,強化傳統優勢學科,發展新興學科,重視扶持交叉綜合學科,建立重點突出、優勢明顯、相對完整的現代農業學科體系;以科
研人才隊伍建設為核心,抓好科研、科輔、轉化和管理四支人才隊伍建設;抓好重大科研基礎設施項目的實施,重點加強信息網絡工程、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等
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