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大學生與都市拾荒者同吃同住30天調查其生活現狀
時間:2012-01-29 10:56:48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邱晨輝 

    沒有人能說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大四學生黃益彪哪里變了。熟悉他的室友和同學都覺得奇怪,至少他應該變得黑一些。

    30天的時間,在貴陽市一個多數房屋都是建在半山腰的城鄉接合部,黃益彪和幾十個常年居住在這里的拾荒者同吃同睡:白天進城“收破爛”,晚上回家喝酒打麻將,半夜他趁著人都睡了,佯裝寫日記,偷偷記下這一切,最后形成一份近兩萬字的都市拾荒者生存狀況調查。

    這份去年暑假做的調查獲得了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一等獎。黃益彪作為第一作者,在接到學校首次頒給本科生的“校長特別獎”時,用帶著貴州口音的普通話,首先感謝了這群拾荒者。

    在多數人眼中,拾荒等同于“臟亂差”。在黃益彪小的時候,父母就告訴他“不好好學習將來就去撿垃圾”,但這一群體究竟是什么樣,他卻沒有概念,聽了課堂上老師對搓澡工群體的講述,他和隊友鄭澤豪產生了好奇心,他們想到黃益彪遠在老家的拾荒者三哥和他的那群朋友。

    假期來了,黃益彪沒有去國企實習,而是回老家尋找這群人。

    喝酒打麻將融入拾荒者群體

    黃益彪來到與垃圾相鄰的拾荒者聚集地。

    敲開三哥的房門,一片狼藉,大量來不及處理的廢品堆積在一角,每到大雨天鍋碗瓢盆就要全擺上來接水。黃益彪知道,坐在桌旁進行深度訪談的計劃泡湯了。聽到三哥帶著嬉笑的江湖氣,使用臟話與鄰里間交談,他立刻意識到,如果自己再扮演一個讀書人的角色一定是個異類,“別說深度訪談,就是交流怕都有隔膜”。

    三哥帶他和對面鄰居打招呼,“這是表弟,來這附近實習的。”簡單寒暄之后,鄰居各自忙活著,彼此間再無更多接觸。

    直到夜幕降臨,黃益彪才等到交流的機會。晚飯吃得差不多了,這群穿著與打工者無異的群體開始了一天中最為放松的時刻,麻將聲、喝酒猜拳聲,“一點也不亞于都市里的KTV夜夜歌聲”。

    “小黃,過來一起喝杯酒”,聽說他是大學生,年齡稍大些的拾荒老大哥主動叫他聊天,“機會來了”,但這樣的聊天總是伴隨著無關他們自身狀況的酒桌輸贏和段子。原本在他心中早已滾瓜爛熟的訪談提綱,只能打破順序,見縫插針。

    白酒喝了四五杯,黃益彪的頭有些暈乎,但類似經濟狀況、子女教育的問題還是難以張口,“沒熟到那個份兒上。”黃益彪決定加入他們最為刺激的娛樂項目——打麻將,以此來拉近彼此的關系。

    在這片聚集地,麻將確是家家愛。三哥家有一臺自動麻將機,作為“茶室”,平時和幾個走得近的拾荒者過來打牌,并從中抽點桌錢。這里的房租加水電每月300元,一家四口租的通常是兩室一廳的房子,外間便是茶室兼吃飯的地方。

    說是娛樂,但是賭資還不小,一晚上至少有300多元的輸贏,有時七八百,甚至上千元。兩年來,三哥和對門的鄰居八強就在這上面輸了幾萬元。

    雖說平日里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但在賭桌上,卻是“賬目分明”,黃益彪經常看到這些人因為一些賭桌上的事而發生一些口角。因為錢不多,他采取的策略是,能輸就輸,讓別人高興,但也不能讓自己輸得太過厲害,至少要把本撈回來。

    漸漸地,黃益彪跟大家都混熟了,打麻將時噓寒問暖,兩根煙就能聊到一塊兒去。關系好的時候,三哥出去辦事,黃益彪便直接在牌友家一起吃飯,也不用再說客套話。

     拾荒者的一天

    拾荒者的生活并不規律,打麻將打到夜里兩點也是常事,有的拾荒者第二天10點才出門,有的太困了就干脆下午才出門。但是,一天中最主要的生意還是在上午,這時他們的“窩子”(老顧客,記者注)會把“值錢的”廢品賣給他們。

    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拾荒者都是“撿破爛的”,按圈內的說法,“刨不如撿,撿不如運,運不如換,換不如收”,街頭流動的拾荒者處于底層,撿的東西最雜,收入也最少;走街串巷收購廢品者則次之;廢品收購站老板地位和收入則最高。黃益彪調查的這一群體就是“運”的,不過,他們在收購生意不景氣時,也偶爾會動手來撿。

    三哥早上7點便起床了,由于身體不太好,吃完早飯已經9點。三嫂推起三輪車先出門,三哥挑了一個籮筐,里面放了幾個茅臺酒瓶和衣服包裝盒作為收購樣品;五六個蛇皮袋,用來裝貨;一桿秤,還有一塊廣告牌,上面寫著回收的東西和三哥的聯系電話。東西齊了,黃益彪跟著上路。

    一路上來往的車輛很多,稍不留神就被卡車蹭著,這一度讓黃益彪覺得拾荒是個高危職業。路上的拾荒者一般會吆喝:“收廢舊家電嘍!有茅臺酒瓶的收來買嘍!”他發現,女的喊得勤快一些,男的則礙于情面,喊得少些。

    10點左右,三嫂打來電話,說某酒店有貨讓收,讓收貨的就是三哥的“窩子”。

    到了酒店后門,三哥和三嫂進去整理酒店雜物,黃益彪則在外面幫忙照看行頭。這時有新客戶上來詢問,他便把三哥叫出來,一起和新客戶談生意,對方是40歲左右的中年男人,給的是一些紙殼和鐵皮等雜物。

    看完貨后,三哥問對方要價多少,對方開價70元,三哥還價40元,說,“這些紙殼不掙錢,況且鐵皮又少”。

    對方讓多給點兒,三哥只讓了5元,還價45元,對方撓頭不想降價,三哥故意轉身要走,對方問還能不能加點兒,三哥說不能。無奈之下,對方要價50元,三哥聽后就把貨收了。回去的路上三哥告訴黃益彪,這批貨轉手賣給回收站至少能賺30多塊。

    交易后,拾荒者會將隨身帶的名片發給貨主,如果是新貨主,就多發幾張,以防他們弄丟,以此來培養老顧客。

    把貨捆好后,黃益彪推來三哥自制的三輪車裝貨。這種車在拾荒者中很常見:前面是一個桿,作牽引用;后面是三角形,上面鋪一個木板,每條邊下面有一個輪子。滿滿一籮筐加上這一車貨就是整個上午的戰利品,下午則是賣貨階段。

    他們一般是把貨賣給回收站,但是像家電這樣的“貴重”物品,有時剛買進,出門就轉手賣給其他需要的人;有時則把貨運回住處,該修的修,該拆的拆,囤積一段時間后再集中銷售。

    這一天,三哥掙了100多元,“這算少的”。他們這行誰掙得多誰掙得少,看的不是誰起得早跑得勤,而是跑什么貨。三哥告訴黃益彪,幾塊錢一個的茅臺酒瓶子,找到黑市可以賣到幾十元錢一個;一個洗衣機收兩三百元,倒手賣到五六百元也有可能。

    出來打工的人有了孩子后最好的工作就是拾荒

    黃益彪發現,這群拾荒者一天平均收入四五十元,生意好的一年能掙五六萬元。這不符合他此前的設想:拾荒者收入少,甚至難以維持生計。

    做這種拾荒的人通常在三四十歲,主要是六盤水、安順周邊縣市的農民,他們多數有幾年在外務工的經驗,有一定的閑散資金,又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生意頭腦,“就看重這行的高收入”。

    沒有門檻,“還可以做自己的老板”。25歲的小平剛來,“窩子”少,找不到生意做的時候,他也去附近的建筑工地干活,打些零工,多掙些錢寄回家。

    一次聊天中,30歲的和平哥向黃益彪談起他以前的經歷:17歲開始出門打工,做過餐廳洗碗工、工地搬運工,但都沒掙到錢,后來在建筑隊打山洞時掙到一點錢,但又太危險。經朋友介紹,時年19歲的和平哥來到貴陽開始拾荒,一干就是11年。

    雖然年齡不大,但和平哥已是這里最“元老”的人物,“窩子”最多,掙得也最多,在老家已修了一幢10多萬元的樓房。

    “都市拾荒成了一些打工者轉型后的職業。”這些人告訴黃益彪,出來打工的人在自己有了孩子后最好的“打工”就是拾荒。

    黃益彪調查了這一地區50個拾荒者,平均年齡在36歲左右,其中男性29名,女性21名,已婚45人,配偶在身邊的有21人,而結婚當中有孩子的占八成,較多夫妻雙方是帶著孩子一起出來;孩子則基本上七八歲大小,上小學二三年級。

    40歲出頭的劉陽姐告訴黃益彪,“孩子大了,還是帶在自己身邊好,能罩著,也能管著。”白天劉陽姐出去做生意,孩子就在附近城鄉接合部的學校上學,“雖然老師教得不好,但總歸有個學上。”

    黃益彪漸漸發現,這群人雖然大多只有小學文化,但在孩子教育問題上卻不含糊,尤其是做拾荒生意時間長了,見識相對多了。和平哥對他說,“我讀的書少,希望孩子多讀點書,考個大學啥的,臉上有光,以后他們的日子也好過。”

    不過,需要擔心的地方在于這一群體偶爾會受到歧視,劉陽姐更是怕孩子因此會受到同學欺負。

    有一次,一個城管看到劉陽姐正在撿廢紙盒,便呵斥她擾亂城市秩序,她連頭都不敢抬一下,一旁快7歲的小兒子站在旁邊說,“媽媽,我要好好讀書,以后一定不會再讓人欺負你。”

    “有的酒店門口的迎賓小姐看我們穿得不怎么樣,就看不起我們,我們告訴她們那點工資不算什么,我們有時一天就能上千元,她們還不相信!”劉陽姐不忿地說。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