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1月26日電 外來務工人員是城市的建設者,他們中大多數如遷徙的候鳥,平日為生計輾轉奔波,春節坐上歸家的列車。而安徽蕪湖人童春梅則和他們不一樣,是務工城市的“留鳥”,帶著父母定居,其子女也成為城市化的“二代移民”。
龍年春節,記者走進童春梅在天津的家。紅色的福字和對聯裝點著喜慶,童春梅的丈夫和兒子正坐在屋里看電視。這套45平方米的“直門獨”是20多年房齡的“老房子”,也是童春梅一家花費62萬元在一年前購得的“新家”。
35歲的童春梅個子不高,淺淺的笑容流露出謙和與堅韌的個性,目前她從事家政服務工作,在天津務工已有20個年頭。
“1992年時,在天津打工的表姐說這里賺錢,就跟來了。那時農村老家沒什么收入,在天津每月可賺100塊錢。”童春梅說。隨后幾年,她老家的父母也來到天津務工,兒子在天津出生、上學,“春運的故事”已不屬于這個家庭。
春節前,童春梅十分忙碌,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給很多家庭“掃房”。她告訴記者,20年來在天津賣過醬貨、當過保姆、打掃過餐廳,現在主要給一個韓國家庭做家政、同時接些零碎的小時工,服務對象穩定,每天工作10個小時,月收入也穩定在3000元。
采訪中記者發現,童春梅一家曾因“生活便宜”“經濟發展”“教育資源”而3次選擇天津。
“1992年初到天津時,這里還不是經濟發展的前沿,生活很便宜,讓我覺得打工能省下錢,”童春梅說,“2004年那會兒,生活壓力很大,兒子已經4歲,當時曾想回老家買房,但又習慣了在天津生活,況且這里經濟發展提速,工作機會多些。”
兒子宇桐出生在2000年的龍年,目前在河西區一所小學上六年級,班里一半以上的同學都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2006年宇桐入學時,享受了天津市給予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義務教育階段進入公辦中小學就讀、與本市學生同樣免繳學雜費、教科書費等優惠政策。
2009年,宇桐三年級時,童春梅一家回到安徽老家生活了一年。因為兒子更喜歡天津的學校,家長也認為天津的教育資源好,一家人第3次“選擇天津”,并傾盡積蓄買了現在的房子,決定長期定居在此。
“安徽的學校作業多,教材不一樣,有些題目也不太會。而天津的小學副科很多,有些科目挺有意思,考大學分數線也低,所以我就又回來了。”宇桐說。
宇桐說話口音已帶有“天津腔”。這個在天津出生長大的孩子告訴記者,自己喜歡體育和科學,經常看科教頻道中探索宇宙的電視節目,今年春節的愿望是考上一所重點中學。
買房定居天津后,全家最關心的便是宇桐將來考大學的事。“戶口不在天津,高中每年學費將近2萬元,孩子學習好,我們攢著等著給他交。聽說外地孩子在天津考大學只能報二本,可宇桐出生在天津、上學也在天津,盼著這個政策能盡快放松。”童春梅說。
童春梅的丈夫說,近些年國家給農村很多好政策。“上了保險60歲以后可以拿錢,種糧國家給補貼,醫療狀況也有改善,家里的2畝地給別人種,自己在城里生活,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