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文字實錄:
陳偉鴻:謝謝大家的掌聲,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各位收看我們的《對話》的特別節目,今天我們的特別節目錄制現場設在了人民大會堂。此刻我們的現場云集了百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縣委書記和縣長,他們都是來到北京參加此刻正在這里舉行的第二屆中國縣域經濟發展的高層論壇。其實城鎮化是我們今天中國社會當中大家都非常關注的一個課題。古人云:郡縣治,天下安。它的意思如果一個國家以縣為單位區域可以強大的話,那么這個國家一定可以繁榮富強。放到今天中國城鎮化進程當中,人們更渴望關注的是究竟我們的城鎮化可以走什么樣的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那么今天我們請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這些縣域經濟的帶頭人,他們收獲了縣域經濟發展過程當中的一些經驗,當然我想他們肯定也碰到很多難題。今天讓我們來集思廣益,共同打開縣域經濟發展的一些思路。
節目一開始,讓我們一塊來回顧一下中國的城鎮化發展道路。
在剛才的短片當中,大家看到了至少在“十二五”規劃期間,有5400萬人要進城,這其實是一道考題,是面向所有縣域經濟推動的一道考題。在今天的中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我們的城鎮化正在經歷了完全不同的過程。那么我們今天現場特別請到了來自不同區域的代表,跟大家一塊分享他們對于縣域經濟發展,在推進城市化進程當中的所思所想,他們是誰呢?我們現在掌聲請出今天的三位嘉賓,有請。
這特別像我們自己家人的一次經驗分享會,縣域經濟最大的特色就是要有特色,至于你們三位來自何方,各具什么樣的特色,我想這一刻電視機前的觀眾特別好奇,所以給你們出第一個難題,要請你們用具有地方特色和本人特色的方式,把你和你所在的區域介紹給大家。有把握嗎?
盧躍東:各位朋友好,我來自浙江嘉興地區的桐鄉市,桐鄉有一句話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中間就是我們的桐鄉,所以說位置非常特殊,非常便利,在我們桐鄉,簡單地介紹一下桐鄉,桐鄉是大文化茅盾的故鄉,同時也是中國旅游名鎮烏鎮,桐鄉下面的一個鎮,全國最大的農貿市場就在我們桐鄉,所以非常好記。
陳偉鴻:盧書記對現場的掌聲滿意嗎?
陳偉鴻:盧書記您覺得掌聲分數值多少?
盧躍東:兩位,一位書記,一位市長,差不多。
陳偉鴻:你們倆差不多。盧書記。
盧躍東:城鎮化水平60%左右差不多。
陳偉鴻:聽聽盧書記感覺?
盧躍東:我的感覺差不多,城市化進程當中,有的感覺到是苦,更多的是甜,一開始城鎮化這項工作的時候,群眾的的確確還不是很理解。具體推進這項工作的時候,征地、拆遷有很多困難,我們的一些決策跟基層的群眾想法肯定還是有時間差的,但是若干年以后,看到大山拔地而起,無論農村也好,城鎮也好,感覺到城鎮越來越富裕、越來越繁榮,我們感覺以前的苦是值得的,人們過上好的生活。
陳偉鴻:你在現有條件之下,你最想做的一件事,公共設施配套,相應跟進。問問旁邊兩位,如果這么做,會不會有什么難題擺在何書記的面前,據你的分析和判斷,這一刻,你是判斷者,何書記,你覺得我們在推進城鎮化進程當中,要把十萬人很短時間從農民變成市民,我們現在打造配套公共服務設施,會有什么難題等著何書記呢?
盧躍東:剛才何書記講的的確很重要,但是光配套是遠遠不夠,十萬人城市,首先考慮生計問題,怎么活下去,憑什么活下去,所以我覺得就業應該是民生之本,首先得考慮十萬人應該到哪里,從事農業也好,還是從事工業,或者進入市場做生意也好,怎么創造條件,接納他們,首先有活干,有錢轉,這是必要的考慮。
陳偉鴻:何書記這么做有什么難題挑戰?
盧躍東:挑戰肯定有,我們共同面臨問題,因為一個城市接納那么多人口,跟我們原來規劃、框架出入很大。
陳偉鴻:剛才何書記考慮很周全,先把公共服務配套設施解決好,讓農民來到城里之后,享受到這里一些公共服務,看上去很好的計劃,有什么挑戰?
盧躍東:會有挑戰,原來一些規劃改變,還有比如說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入,對于政府來說畢竟產業有限,資金從哪里來,以后要建那么多人口就業城市,平時對于公共設施的維護,不容忽視一些問題。
陳偉鴻:誰先誰后做出選擇考慮重點和出發點是什么,肯定兩者不矛盾,先做什么,你們兩個選擇不一樣,用您的話來說,什么樣情況下選擇先治坡,什么樣情況下選擇先治窩?
盧躍東:這兩個不矛盾,一方面積極創造就業同時,毫無疑問,在生產過程中既是要生產,又要生活過程當中,肯定有一個城市基礎設施,基本生產條件具備,肯定提出相應需求,這是條件改變一步一步配套一些基礎設施,工作程序上兩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陳偉鴻:怎么提升帶動整個地區的發展?
盧躍東:剛才提到的問題,在城鎮化進程、推進過程中,作為地方黨委政府來說,特別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城鎮化推進過程當中要遵守原則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因地而異,不要盲目照抄,要付出很大代價。烏鎮知名度已經遠遠超過桐鄉知名度,十多年以前,烏鎮還是一個名不見經轉的古老的鎮,十多年以后今天,烏鎮在中國旅游業創造了襲擊,而且形成了烏鎮的開發模式,原來這個鎮,一個老鎮一萬左右人口,現在每年,包括去年,我們在烏鎮接待的中外游客已經突破了600萬人次,歐美國家三四十萬人,業績是非常不俗的業績。
為什么說從實際出發,十多年以前,大家討論烏鎮這個小鎮應該走哪條路子,當時我們浙江許多地方,鼓勵大量發展民營經濟、個體私營經濟,許多鄉鎮都在辦工業功能區、小的開發區。當時無論是烏鎮干部群眾也好,地方黨委政府許多領導感覺到,烏鎮發展工業化路子。當時市委市政府,充分調查研究基礎,考慮到烏鎮是一個老鎮,1300多年歷史,這個鎮非常鼎盛江南水鄉情景,在烏鎮處處看到江南的景象,每個景象都有它的特點,在這個情況之下,審時度勢,充分聽取方方面面專家學者意見以后,當時市委市政府力排眾議做出重要決策,烏鎮這樣在城鎮化過程中,不應該發展工業,而應該發展旅游,應該充分挖掘展示他的歷史文化底蘊,果然短短的十年時間,已經在全球化過程當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在就業問題,這么多游客接待,當地居民開的旅館、飯店非常多,自己本地人就業吸納外面很多人到這兒來創業、就業。我講的意思就是每個地方城鎮化過程當中,中國每一個縣城、每一個城鎮特色都是不一樣的,沒有完全相同的模式適應于哪個鎮,我感覺到城鎮化進程當中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能照搬照抄。
陳偉鴻:烏鎮旅游勝地也有淡季、旺季之分,淡季來臨,離開了土地,進城務工是不是感覺很慌張,土地沒了,旅游淡季,生活又不行,城里生活怎么得到保證?
盧躍東:烏鎮的情況跟主持人講得不一樣,其他景點有很明顯季節性,烏鎮非常特殊人文魅力,吸引海內外游客,一年四季很滿,白天晚上、周一至周五到周日都是非常滿,所以非常充分。
陳偉鴻:要從現場其他區域吸納更多的人到烏鎮工作,盧書記有這個打算,能承載了?
盧躍東:完全能承載,接下來進行實質性大項目,規模總數在兩百億以上,我們要打造烏鎮原來基礎上轉型升級,引進中國養生理念,國際上發達國家養生理念,中西融合在一起,打造成一個中國的新型養生的目的地,所以兩百億的投資可以吸納非常多的就業人員,所以希望就業者到烏鎮。